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河洛史话】家族世袭制
【河洛史话】家族世袭制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23 16:49:57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讲,启是不是大禹的儿子有待商榷。大禹“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就是说,大禹和启的母亲当年没有履行结婚手续,也没有组建家庭,只在台桑“通”了一次。  台桑,或曰地名,路旁桑树下的土堆;或曰“怡桑”,怡,美快之谓也。
    启的母亲既然可以和大禹“通”,当然也可以和别人“通”,因为她是自由的,“嗜不同味,而快朝饱”是当时的恋爱风尚,所以,大禹并不能断定启就是他的儿子。 古人的名字,常常因事而得。大禹的儿子名“启”,含义是“开启、打开”,不排除剖宫产的意思。
    试想一下,远古时的人在面对难产时,百招用尽依然不见成效,产妇已然昏死,是坐待母子俱亡,还是拼死一搏剖宫取子? 后山认为,强悍如大禹者,当然会考虑后一种选择。更为关键的是,远古时的人敢作敢为,没有被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剖宫取子的情形,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产妇剧痛难忍,要求剖宫也是有可能的。
    远古时期,人们生活艰苦,生命力远比物质条件优裕下的人们顽强,剖宫虽痛,却能忍耐。 所以说,启来路非凡,是一个不简单的家伙,他爹想把王位传给他,他当仁不让,竭力培植党羽。 大禹临殁时,装模作样地行了禅让之礼,把象征天下的玉版传给了伯益。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自然要行使手中实际具有的王权,让多数部落首领发誓效忠。这些部落首领果然说:“启是大禹的儿子,我们愿意效忠于他。”新奴隶主伯益怒不可遏。这放谁头上也受不了啊! 伯益是东夷人,立即召集东夷部落的军队,征讨启。
    启早有防备,且势力更大,立即传令三军,迎头痛击,伯益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 启号令洛阳附近的部落参战,直扑伯益的老巢箕山,杀掉伯益,血洗他的部落,夺取玉版,此即史载的“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启授意手下,在钧台策划举行了一个所谓的“拥立”大典,告示人们,启的就位本属天意,谁违逆了,谁就会落得和伯益一样的下场。启继大禹而立,标志着举贤禅让制被正式废除,家族世袭制正式产生。
                

(作者:任见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