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话变化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23 9:01:2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前不久去新区听健康讲座,去时是7点,车上人少,个个都有座位。回来恰逢下班放学高峰,车厢就挤满了。但我上车后,一位姑娘马上就把座位让给了我。车到开封大学站,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一位怀抱幼儿的妇女,两位小伙子也马上给他们让了座。老人在我身旁坐下后,自言自语地说:“开封这几年变化真大啊!别的不说,单说这尊老爱幼,就让我十分感动!”感同身受的我也搭腔说:“就是、就是。”
“您老今年高寿?”我问。“82岁了!”“比我大两岁,还是老兄啊!”一路聊来,我们不仅有共同语言,还是湖南老乡呢。真是相见恨晚!老人是从事化建工作的高工,和我一样,都在开封工作几十年了,都视开封为第二故乡,目睹开封如今的巨大变化,备感欣慰,备受鼓舞!
“就说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创卫’工作,”我说,“市委、市政府一声号令,全市人民总动员,堵脏洞、设明桶,清死角、大扫除,日清日结、干净亮丽,街道宽敞整洁了,天更蓝、水更清了。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更是大变样……”
“还有,文化这条‘根’,”老乡不愧是高工,虽然年逾八旬,耳不聋、眼不花,思路清晰,十分健谈,“‘一河’、‘两街’、‘三秀’,宋都、菊乡、水城,开封以大视角、大手笔,建设全城一景的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随着龙亭湖、包公湖和禹王台风景区的建设提升,御河水上旅游线路、环城公园的开通以及鼓楼复建和书店街、鼓楼街整治工程的完成,开封变得越来越美……”
“下一站劳动路……”我该下车了。在依依告别老乡时,他递给我一张名片,这分明是告诉我,我们还可以继续聊,聊我们没有聊完的话题……
(作者:老山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