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开封 一座古城的光荣与梦想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15 9:39:2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2010年4月30日的中国,举世瞩目。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隆重举行。上海世博会的最大亮点无疑是中国馆。而中国馆展厅的亮点,人们一致认为是《清明上河图》,除张择端真迹之外,长达126米、高6.5米的多媒体巨型画卷也令人震撼,画卷细致地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城市东京的繁荣景象,街道、市井、人物、牲畜等栩栩如生、鲜活传神,观者无不叹为观止。在长达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人如潮涌,从世界各地赶来的7000余万观众,看百米画卷,追溯一部流逝的繁华历史,阅千年东京,寻找一段远去的盛景记忆。他们关注、艳羡的目光,穿越历史的烟尘,聚焦在黄河岸边的开封,静赏一座古城的光荣与梦想。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金秋十月,开封满城菊香。
加拿大汉学家朴安臣到开封访古时,正是古城最美丽的时节。
今年10月11日,朴安臣与友人在开封踏着衰草披离的小径,在大相国寺霜钟苍凉的余韵中登龙亭、攀铁塔、观古吹台,探幽访胜。朴安臣对记者说:“我想把开封的每一处古迹走遍。开封在我们心里的分量很重很重。”
是的,朴安臣没有说错。在中国历史的版图上,开封是一座极为独特的城市。她在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绝无仅有。开封亦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著名学者余秋雨撰写散文名作《五城记》,开篇写的即是开封:“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
诚如斯言,开封背靠着黄河,她与这条5000多公里长的母亲河有着不解之缘。
考古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在开封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
夏朝(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32年,史称“老丘”。商朝也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启封更名为“开封”。
公元前361年,战国魏惠王迁都大梁(即今开封),随后开凿鸿沟、修长城、联诸侯,国力日盛,称霸于诸国,使大梁成为当时最发达的名都大邑。魏国在大梁建都,历六世136年。在这136年里,开封城中发生了孟子游梁、窃符救赵等诸多故事,也给开封遗留下众多的古迹与不朽的传奇。
战国时,开封盛极一时。
但这一段历史,仅是开封历史进行曲的序曲,北宋才是她的华彩乐章。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今开封城北20公里的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北宋历经九帝168年,是开封历史上最为辉煌耀眼的时期,经济繁荣,富甲天下,人口过百万,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不久前,网络上有一个有意思的测验:“如果我们可以回到古代生活,你选择哪个朝代?”在测验中,许多人选择的不是锦绣华丽的李唐,而是风情万种的赵宋。许多人选择北宋,愿意生活在几百年前的开封。一位网友动情地写道:“要是让我选择一个朝代去穿越,我会毫不犹豫地选北宋。孟元老笔下的东京繁花似锦,张择端笔下则生机盎然……东京是宋徽宗的花鸟山水,是柳永的烟花巷陌,是李师师的柔情蜜意,是蔡京的龙飞凤舞。”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代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下了身在“人间天堂”中苏杭人的痛切感受。苏杭虽好,可他们念兹在兹的,还是汴州。
毕竟,汴州当时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2005年5月22日,《纽约时报》评论版首次以中文标题《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介绍开封的历史,对比开封今昔,再次将千年文明轮回的开封推向世界。文章称,在2000年,美国已经是世界唯一超级强国,纽约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城市,堪称整个世界的“首都”,美国人可能认为其占据世界主导地位是理所当然,但在纽约人变得过于盲目自大时,应该好好借鉴一下中国的历史,回顾千年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黄河边上的开封。“公元11世纪,开封是中国北宋的都城,那时其人口已超过了100万,可谓盛世盛都,相比之下,那时伦敦只有15000人。在古代的开封,大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骆驼队从丝绸之路带来各种货物,茶馆和餐馆生意兴隆。开封那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包括数百名犹太人”。
北宋时的开封,是世界的中心。《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外城“方圆四十里”,内城“方圆二十里”,4条河流穿城而过。有人曾经写道:“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封建王朝,没有之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梦幻的时代。梦里的汴梁大街,花香载道,笙管齐天。在这里停留的人,脸上总洋溢着笑容。在这里驻足的人,看到这梦一般的繁华,都用一句话来概括——‘梦游华胥之国’。”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开封当年的繁盛:“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尤其让后人心驰神往的是,宋时文化登峰造极,雄视千古。华夏文明是最久远的原生文明之一,宋朝时达到古代华夏文明的顶点。两宋300余年,一直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开封城市文明的发展,亦如陈寅恪所言,“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公元1155年,汴京宋故宫发生大火,建筑几乎毁尽,盖世繁华,终成一梦。
靖康之变,开封亦由盛而衰。但有趣的是,“夷门自古帝王都”,开封城王气未尽,200年后,差一点又成为大明帝国的国都。史料记载,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定都何地犹豫不决。公元1368年,徐达带领北伐军攻取山东和河南,许多人向朱元璋建议定都汴梁。朱元璋到汴梁考察,决定定都于此。但在8月初形势有变,在权衡利弊后,朱元璋最终决定定都南京。开封与大明国都擦肩而过。
时光滔滔如水,转瞬即是千年。
北宋建都开封千年之后,八朝古都开封在回望历史之时,将繁盛之北宋作为自己的符号,打造“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国际化旅游文化城市。
“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其实就是彰显“新宋风”,弘扬宋文化,把宋文化做足。比如在建筑上,开封借鉴宋代建筑内涵以及一些传统建筑符号,用现代建筑理念展示老城的文化特征和个性。
在纵向的历史时空中,在横向的经济地理版图中,开封均把千年前的宋城作为她复兴的坐标。开封计划到2020年建设成为“全城一景”“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具有宋文化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努力实现这座千年古都的伟大复兴。2020年,作为世界知名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开封,将形成开封大宋文化与北京明清文化、西安汉唐文化三足鼎立的历史大文化格局。
今年10月12日,来自西安的教师王凌风看到,开封大梁门内,一脉清流南北蜿蜒1300多米,宛若一条玉带,串起了龙亭湖、清明上河园、包公湖“三块碧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景致,让游人赞不绝口。
其实,不仅是那一脉清流,开封城下,沉淀着一个镂金错彩的北宋王朝。开封城的名字,是和《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联系在一起的。从虽饱经沧桑至今仍巍然屹立的铁塔、繁塔,到镶嵌城中、润泽百姓的潘杨二湖,再到大相国寺、天波杨府,这些耳熟能详、声名显赫的历史地名,无一不显示着开封作为北宋都城以及当时世界第一城的繁华与荣耀。
不仅是“新宋风”,城市格局的营造也彰显着开封这座城市已经从故步自封走向了开放包容,文化开封在“开封”中大步前行。“一河两街三秀”向海内外游客展现了开封最美丽的芳容:连接龙亭湖、包公湖的御河已经开通,宋词乐舞、桨声灯影;我国最早的鼓楼复建成功,无远弗届、声震天中;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大型室外水上演艺秀《银基O秀》、大型多媒体歌舞秀《千回大宋》,美不胜收、万种风情……从“封”到“开”,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卓越走向从容,古城开封必将在新的千年实现她最伟大的复兴!
(作者:卢浩然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