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诗画河洛】千古一雨润洛城
【诗画河洛】千古一雨润洛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14 16:26:42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北阙望南山,明岚杂紫烟。归云向嵩岭,残雨过伊川。树绕芳堤外,桥横落照前。依依半荒苑,行处独闻蝉。  ——欧阳修《雨后独行洛北》
    1. 千古一雨润洛城
    欧阳修经历的那场雨下在近千年以前,他雨后在洛北独行时写下了这首诗,提到了嵩岭(嵩山),还提到了桥(天津桥)和桥下的洛河。要是宋代也有洛浦公园的话,我想欧阳修一定会更加高兴。因为这样,他就不用独行了,而是与民同乐,和老百姓一起漫步洛浦公园,感受雨后的清凉。 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范仲淹、梅尧臣等交往甚密。北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欧阳修到开封做官。
    纵观欧阳修的一生,他在洛阳开始从政之后的第一份工作,还写下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由此可以推算,此诗作于公元1031年至公元1034年。在一场雨后,欧阳修站在洛阳城向南望去,伊河和龙门山的风景让他着迷,夕阳照在天津桥上,洛河里漾起一片片波光。
    2.人同此情叹兴衰
    欧阳修是一个文人,文人总多情,从《雨后独行洛北》可以看出,欧阳修对北宋洛阳城的破败有着几许惋惜之情。
    “残雨过伊川”,这雨应该是自北向南下的,欧阳修来到洛北的时候,这场雨已经过洛北向伊河方向而去。“依依半荒苑”,虽然号称西京,但是当时洛阳城原有的宫殿园林多已荒废。
    史料记载,五代时的洛阳城经唐末战火之后“城邑残破,户不满百”。北宋定洛阳为西京后,对洛阳城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宫城和皇城仍为隋唐五代旧址。其中,“宫城周回九里三步,有五凤楼等6门”。“皇城周回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有丽景门等7门”。外郭城跨洛河两岸,有里坊120坊。在洛阳城重建的同时,洛阳的士大夫们兴起建造豪华宅第之风,北宋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对此有详细记录。
    考古发现,洛阳北宋宫殿建筑基址位于市区唐宫中路南,该遗址是北宋西京宫城中的重要建筑——文明殿建筑群的组成部分。20多岁的欧阳修看到洛阳城的破败,一定很伤感。
                

(作者:余子愚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郑氏圣地张河村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