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境内有六条比较大的河流,它们的地理位置依次从西到东排列,分别是汜水、枯河、索水、京水、须水、贾峪河。这六条河水,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分别起到相当大的作用,都很有名气,尤其是汜水、枯河和索水。枯河、索水这两条河流的大体走向,均发源于荥阳之南部浮戏山区(索河发源于小径山南圣水峪;枯河古代源自分水岭西北,承桃花河,后因地形改变,而源自柏庙寨沟、涧沟及济渎池等地),均北流复折而向东,均流入汴水(即在古代均与鸿沟相通。如今,枯河流入黄河),而且两水之间相距仅十余里。再如汴水,原本是济水南溢荥泽时,所形成的水沟,洪水大时水流向南,洪水小时水又流向北,这一现象便是古书上说的,“出于河,复入于河”。后人呢?由荥阳筑水渠,上通河、济,下达梁(开封)、陈(淮阳),更通泗、通淮,达到长江边上的瓜洲。这么一来,完全改变了它原来的特性,所以名字的发音虽同,写法呢?由“反”字作偏旁汳改为一点往下流作偏旁(汴)。由于这一水源在西汉末年即自然涸竭,更由于这条水路经荥阳便纳枯河、索、京、须、贾峪(京水源于岵山东坡,即木蓼沟水;须水源于小陉山北,有三源;贾峪水,源于小陉山东北,也有三源,古名“重泉水”)诸水,所以后世之人,把这几条河流都视为汴水上游。另外还由于贾峪水在北宋以运送建筑石材而著名,因而宋代以后便把贾峪水当作汴水之主源了。
这六条河流,都发源于浮戏山区的主脉或支脉,除汜水向北、向西流经成皋入黄河外,其他几条河流大多是向北、向东汇聚于汴水。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