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通许古墓
通许古墓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9/26 10:05:3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从开封上大广高速,再转兰南高速,半个小时就到了春秋战国时的许国地咸平如今的通许。据说,那里有曹植墓、庞涓墓和子羽墓。

    曹植墓原在一所小学的院内,如今小学已迁出。墓是个砖砌的大圆土堆,在院子的东北角,南面不远处有明代修建的亭子,亭中立一明代石碑。

    据说,明成化六年的夏天,黄河决口,一片汪洋。到冬天水退时,人们在一土岗上发现一巨大洞穴,且穴中有一被闩的石门。打开,见一石碑,上刻“魏曹植之墓”。

    不过,有人说那墓只是衣冠冢,山东鱼山或河南淮阳的“思陵冢”才可能是真墓。但与我们同行的通许县领导说,曹植在通许住的时间最长,达十年之久,且被封为“雍丘王”。按当时规定,封王是不能随意离开领地的,所以曹植41岁病死在这儿是合情合理的。再者,曹操倡导薄葬,曾颁布终令,明确墓葬应像古人选择瘠薄的土地,少占良田,依原地势,不封,不树,不陪葬金银,地面不留标志……我平时就信这位县领导,这次还是,尽管我知道,他的话有着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庞涓墓在城东三里岗村西北角。那是一片很大的林地,长着一排排碗口粗的杨树。树下落叶和枯草很厚,踩上去软绵绵的像垫子。但如果你穿的是高跟鞋,在上面走就会不知深浅,会容易扭伤脚踝,鞋跟上也会串很多片落叶。

    林地的西边有条我叫不上名字的河。那里流的到底是时间,还是庞涓的悲伤、嫉妒、仇恨、羞辱?我不知道。因为它们也被落叶和枯草覆盖着。但我想,如果它们是嫉妒和仇恨的话,那也早已变得毫无意义。

    庞涓墓也是一座大土堆,但要比曹植墓大上三四倍,且上面野草和杂树丛生,有数个盗洞。我曾想用树枝往一处盗洞里探探,但突然想起恐怖片里猛然坐起的盗墓贼尸骨,便打消了念头。

    在墓冢上,我意外捡到几片灰陶。擦了土,仔细辨认,上面是绳纹。

    据说,当年马陵之战庞涓被围,抹颈自刎后,身首异处,头被孙膑带回了齐国,葬于今山东淄川,身却被葬在了这里。但为什么会是这里呢?我却想不明白,我唯一想到并挥之不去的,是前段时间看过的电影《战国》中的作战场面:两山夹持的谷底,落石滚滚,万箭齐发,杀声一片,庞涓的战马前腿腾空陡立,嘶鸣不止,而士兵们乱成热锅上的蚂蚁……

    其实,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我回头看看庞涓墓,再没说出一句话。

    去子羽墓时天色已暗下来。好在子羽墓也在城东,离庞涓墓并不远。

    子羽墓远看像一座小山,上面长满黑乎乎的树,有一些小路通上去。上去,可见一墓碑,但字却无法看清。我所能看清的,是当地一位文化官员送给我的一本叫《厚重通许》的书。那书里说:“子羽,名公孙挥,春秋郑国行人,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曾辅助子产相郑。”

    清人王心有一首诗《过子羽墓》是这样写的:

    飞沙十里一岗崇,隐见荒祠岑郁中。

    华国文章余掬土,行人事业付春风。
(作者:尹清轶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