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九旬抗战老兵的峥嵘岁月
九旬抗战老兵的峥嵘岁月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9/3 9:05:3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卢沟桥上枪声响,犹忆当年炮声隆;日寇铁蹄踏国土,烧杀抢掠犹狼熊。卅万同胞遭残杀,南京城内血染红……浴血八年反侵略,天皇投降敲丧钟……圆梦勿忘国难史,国强民富才乐融。”9月1日下午,秋雨淅沥,90岁的抗战老兵徐振东正在书房内诵读自己新赋的诗作《纪念七七》,浅吟低诵中,那段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岁月再次重现。

    徐振东原名徐正坤,参加革命后改名。1924年3月出生在江苏省江都市白塔河东空田庄一个农民家庭,7岁上私学,13岁辍学种田,18岁参加革命,在新四军苏北挺进支队十八旅政治部敌工科当军事交通员,1944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全家人为新四军送情报

    “那时家里穷,单门独户,住两间半茅草屋。父亲忙时种地,闲时到扬州打工磨豆腐,维持生活。1937年扬州被日军占领后,父亲就完全在家种地务农。”徐振东向记者介绍当时的家庭状况。

    1939年年初,新四军一支队即挺进纵队由江南向江北挺近发展,首先在江都吴桥、大桥一带开展抗日活动,并建立两块根据地,而吴桥、大桥又为邻乡,距离仅数公里。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死亡同胞30万人,又在万福桥用机枪扫射,死亡同胞3万6千人,并占领了仙女庙(现为江都市所在地),因而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掀起了抗日高潮。当时国民党军队驻守宜陵、白塔河、谢桥一带,颜秀五部队第四大队队长王澄、支队政训处主任朱群、姚力,政训员郑少仪等人均系共产党员,该部队为共产党新四军掌握。1940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在郭村保卫战中,王澄率领部下在火线起义,任挺纵第八团团长,姚力任政治委员。

    “我父亲在郭村保卫战中送有重要情报,母亲、大姐和二姑母均为新四军送过情报、送过人,所以,王澄、姚力、郑少仪他们和我家非常熟悉,经常在我家开会。而在新四军东进黄桥后,因伪乡长吴元龙告密,父亲于1941年秋被伪军王剑斋(人称王老虎)的部队抓到郭村伪军司令部并遭严刑拷打。后来家人用十担大米把父亲保释出来,但父亲却因受刑过重,回来后吐血,1942年夏天就病死了,享年46岁。”忆起沉痛往事,徐振东神色凝重。

    民族危亡中投身革命洪流

    1941年,原国民党苏鲁第五战区副总指挥李长江率部投降日寇当上了伪军(美其名曰“和平军”),江北大部分县城和集镇均被日伪军占领,他们实施了“三光”政策,进行清乡大扫荡,到处碉堡林立。当时,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且在西边宜陵驻扎着日军,白塔河北茶庵和张倪庄也设有两个伪军据点,东西不过1.5公里,扬州到泰州的运河被控制,断绝了新四军的交通,新四军、八路军处于艰难时期。

    “我家住扬(州)泰(州)运河南岸边一个小村庄,又在两个伪军据点中间,离张倪庄、白塔河东西两个摆渡口各有1华里,是新四军游击队从中穿插的最好地方。”徐振东说,“1942年夏季的一天,新四军挺纵十八旅政治部敌工科科长谢镇军和日本反战同盟李平,在一个联络员的带领下找到我家,动员我当新四军秘密交通员,主要是送人送物资过河,除与运河南敌工站王定宇和指定的人员联系外,不准和任何人联系。”徐振东说。

    就是在这样的民族危亡、白色恐怖中,身系国恨家仇的徐振东毅然于当年6月正式接受任务,离开了祖母、母亲、妹妹、弟弟等亲人,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抗战胜利后,徐振东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并被记集体和个人三等功各一次。1948年10月,他随豫皖苏党校整体迁移开封,曾先后任开封市总工会青工部长兼开封市青年团工委青工部长,开封专署卫生处长,中共开封地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副部长,中共开封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等职务,于1985年正式离休,后再未离开过开封这块热土。

    “风雨人生九十春,何惧荣辱浮与沉;欣逢盛世晚晴乐,潇洒坦荡度天伦。”徐振东抒写的《九十自吟》道出了他对国家强盛的兴奋及晚年生活安乐的满足。

(作者:王红利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冤家宜解不宜结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