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陋室铭》背后的故事
《陋室铭》背后的故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5/23 16:01:14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次数:

    《陋室铭》,人们大都知道这是由刘禹锡撰写,一千多年来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诵,却很少有人晓得其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刘禹锡,字梦得(公元772—842年),唐代中晚期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曾任监察御史、太子宾客等职,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重要成员。永贞革新失败后,受“株连”被贬为安徽和州(今和县)通判。按规定,他在和州衙门里应享有一套三室三厅的住房,但因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是个被贬的下台干部,为讨好他的主子,便对刘禹锡百般刁难,先是让其搬出衙门,在城南门外面江而居。刘禹锡自是心知肚明,不但不生气埋怨,反而十分高兴,并顺手撰写对联一副贴于门上。上联为:“面对大江观白帆”下联是:“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见了,气就不打一处来,心说好小子,我不但没有制伏你,反倒为你办了个好事,如此这般我怎么向我的主子交代?于是,知县便心生一计,将刘禹锡从城南门搬到城北门,住房也由原来的三室减为一室半,看你怎么还“面对大江观白帆?”刘禹锡从城南门搬到城北门,慧眼独识,他发现此房虽小,也不临江,却位于德胜河边,岸边还有一排老柳树,风景十分秀丽。于是,他便又题作一联:“杨柳青青河水平,人在历阳(和州秦代称历阳)心在京。”和州知县见刘禹锡实在是无可救药,便让他住进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凳的小屋。谁知刘禹锡因祸得福,他住进小屋,灵感突至,遂写下了流芳百代的传世佳作《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并请人刻碑立于门前,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高风峻节高尚的情操,及其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德。

 

 

(作者:程勉学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艮岳究竟有多大
下一篇: 归德小城故事多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