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是人们的主要服饰,原写作“绔”、“袴”。从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献来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穿着裤子,不过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都只有两只裤管,其形制和后世的套裤相似,无腰无裆,穿时套在胫上(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这种裤子又被称为“胫衣”。
历史上最早公开提倡穿裤子的人应该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由于赵国地处中国北方,常要和胡人兵戎相见。赵国人穿深衣,打仗时只能坐战车。而胡人穿着类似今天有裆的长裤,骑射十分方便。赵武灵王便萌生了想法:咱们也穿裤子。但他的主张却遭到众人的一致反对,认为满裆的长裤是“胡服”,穿夷狄的服装并非是小事,双方争执十分激烈。坚持到最后,还是赵武灵王的主张获得胜利。穿上裤子的赵国人,最终战胜了胡人,这就是“胡服骑射”的故事。不过,真正推广及令全国人民都接受胡人的满裆裤,却是在赵武灵王身后六七百年的事了。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