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城的流动商贩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4/18 8:52:0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五代后期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历史上坊市分割的制度已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在东京,周世宗开始拓宽街道,将临街的坊墙拆掉,准许百姓临街开店和居祝发展到北宋,东京城的各种店铺已纷纷建立起来,商贩摊点布满街头,形成了各色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发达起来。但这些还不能完全适应居民的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便产生了流动的商贩。
有些商贩以车载货,往来于内城外城,出售各种商品。当时有庞大笨重的太平车,能装载数十石重的货物。有以独牛驾辕、较太平车小的平头车,酒店多用来装酒沿街叫卖。更常见到的是轻便的独轮车,只有车板而无车厢,人推着便可前进,此车名为“浪子车”,多用以沿街售卖糕饼等物。除车之外便是驮子,或驴或骡,将货物置于驮筐之中走街串巷。
北宋东京的流动商业相当发达,除了流动的商贩外,还有非常随机地为各色人服务的商业形式。如有专门为养马人家提供铡碎草的服务;有为养狗养猫人家提供狗食、猫食、小鱼的服务;有钉碗、箍桶、掌鞋、刷腰带、修袱头帽子、为有钱人家印制烧香的纸钱等服务。有为店铺加工订货商品的,有专门为家具油漆的,有为人打造钗环首饰的,有专换扇子坠的,有扛着斧子为人家劈柴的等。至于在街头售卖食物的小贩就更多了,比如卖羊肉、卖肚子腰子、卖瓜果梨枣等。《水浒传》中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卖馒头和恽哥卖梨都属于这种杂卖小贩。
在东京的酒楼饭店里,还有一种小生意人或干杂活的人。他们或是卖药、卖水果,或是为酒客换汤、斟酒、演唱、召妓,做各种服务,得酒客一点小钱。在酒店里托着盘子卖熟食的生意人,并非是酒店的经营者,但他们拾遗补缺,只为酒店补充不足,不与酒店争生意,仍能得到酒店经营者和酒客的欢迎。这些卖熟食的主要售卖炙鸡、羊蹄、姜虾、酒蟹、獐巴、鹿脯之类下酒菜,以及自腌的咸菜、干鲜水果、各种蒸煎的面食等。这些小杂卖都比较便宜,一般都是按份儿卖,一份儿不过十几文钱。
(作者:曹阳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