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许家寨拾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4/17 8:54:3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在中国,如河南灵宝许家寨这般神奇而又灵秀的地方肯定有,但一定是凤毛麟角,少而又少了。
几天前,我又一次前往许家寨去寻觅感知那高古而又神秘的气息。许家寨位于灵宝市弘农河下游的半塬嘴上,一面靠塬,三面深临绝涧,与千古雄关——函谷关隔河相望。沿着崎岖陡峭的小道盘桓而上,映在眼前的完全是一个被废弃、早绝人迹的破败荒凉景象。明丽的阳光,把一个寥廓高远、透彻如画的原野,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的眼前。站在寨头上极目四野,只见南山环绕、西岭拱围,一河涧水映着云天,浩浩荡荡直奔黄河而去。看山观水间,不由得感到一股纳雄藏瑞之气萦绕在许家寨之上,令人胸怀激荡,感慨万千。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惊奇叫绝、可敬可叹之地。由此,我想起了一篇美文,真实地记录下许公八子许论,与另一位民族英雄的一段心灵路程。
许论,字廷议,生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授顺德推官,入为兵部主事,后又改礼部,喜研究兵法。青少年时,许论常随父亲巡历边境各地,深知各关隘要道的地理形势,著有《九边图论》上献朝廷,受到嘉靖皇帝的赞赏,并将此书颁发守边大臣研究,从此许论以通晓兵法而负有盛名,被升任为南京大理寺丞。之后,蒙古骑兵1000多人先后劫扰黄崖口、大木谷等地,都被明军击退,许论因功升为右副都御史。蒙古贵族俺答率部直犯都城,许论受命巡抚山西,因守边有功,升兵部右侍郎,主持京营军务,又因构筑北京外城的成就显著,升任兵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朝廷命许论督办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和山西各边地的军务,许论剿捕内奸吕鹤初,并诛杀其党羽有功,朝廷升许论为右都御史和兵部尚书。后因严嵩父子弄权,许论被夺官赋闲。赋闲期间,他回到许家寨过起了“悠然见南山”的日子。
不久,任兵部主事的唐顺之亦被政敌陷害被革职赋闲。唐顺之刀枪骑射,无不娴熟,不仅是一位战将,而且还是一位极负盛名的文学家。唐顺之比许论小20岁,在吏部属少壮派,他对许论的军事才华和做人品德,自然是仰慕敬重有加,也是许论在政治上的追随者。突然遭到奸佞陷害而报国无门,唐顺之带着一肚子的委屈和憋闷千里迢迢来到灵宝看望许论,从而为历史留下了那篇令人感慨万千的美文《西峪草堂记》。
餐风露宿,辗转来到灵宝后,唐顺之站在草堂上放眼望去,只见“三门之间,洪河巨石,怒而抵击,砰砰磕磕,若战鼓然,百里之外有声。而崤函又秦汉以来百战故处,过而览者,莫不踌蹰慨然。想见乎挥戈溅血, 虎喑呜之雄,此皆险怪瑰伟,世所骇诧,且近在君衣带间,君何不寄意于此?”触景生情,唐顺之才恍然大悟,明白许君回乡归隐,并非是意气消沉,而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那颗报国之心并未泯灭。
草堂者,也就是后来被人所称的许家寨。《西峪草堂记》其实是两位民族英雄的心灵写照,是在命途乖舛之时的互勉与互励。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许论又恢复原职,奉命督边蓟州、辽东、保定的军务。不久,蒙古人把都儿率部侵犯蓟西。许论厚集精锐,先后在蓟西、沙儿岭、燕子窝等地击退把都儿所部。嘉靖皇帝闻讯后,以重金奖励许论。当年,许论亡故。隆庆初年,穆宗皇帝恢复了许论的名誉和官职,并谥号“恭襄”。在唐顺之五十一岁那年,也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右佥都御史、兵部主事及凤阳巡抚等职。自此他亲督海师狙击倭寇,屡建奇功,后因久居海中,足腹尽肿,在赴任凤阳巡抚途中,病重去世,终年54岁。《西峪草堂记》将形消迹改的许家寨定格到一种不朽上,这种不朽是精神上的不朽。许与唐这两位民族英雄的壮烈情怀,与在任何境遇中未敢忘国的精神,当是永存与不朽的!
(作者:张驼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