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老与东京梦华录介绍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4/8 9:04:3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这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宋孟元老撰。元老号幽兰居士﹐原名孟钺﹐曾任开封府仪曹﹐是北宋保和殿大学士领都水﹑将作二监事务孟昌龄的族人﹐居里及其馀仕履俱不祥。他生于北宋末年﹐崇宁二年(1103)随其父到东京﹐至建炎元年(1127)北宋覆亡后南逃﹐在东京共生活了二十三年。晚年追忆昔日旧京的繁盛﹐写成《东京梦华录》十卷﹐录内分别记载﹕东京城池﹑河道﹑宫阙﹑衙署﹑寺观﹑桥巷﹑瓦市﹑勾栏﹑以及朝廷典礼﹑岁时节令﹑风土习俗﹑物产时好﹑诸街夜市﹐反映出当时都城官﹑私手工业作坊﹑商业﹑文化﹑交通的发达情况和东京的风貌。《东京梦华录》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一一○二~一一二五)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大致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与同时代的画家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一样,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作者还用大量的笔墨﹐记录了当时东京民间和宫廷的“百艺”﹐并辟《京瓦伎艺》一目﹐详述了勾栏诸棚的盛况﹐及各艺人的专长。该书对宫廷教坊﹑军籍﹑男女乐工﹑骑手﹑球队也作了描绘﹐特别是春日宫廷女子马球队在宝津楼下的献艺﹐还有火药应用于“神鬼”﹑“哑杂剧”中增加效果等﹐给中国“百艺”史上留下了可贵的记录。书中关于诸宫调的渊源﹐诸艺的名称﹐讲史﹑小说的分类等﹐也受到研究中国戏曲﹑小说和杂技史的学者的重视。
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东京梦华录》所创立的体裁﹐为以后《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如梦录》﹑《续东京梦华录》等书所沿用。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曾出版了《东京梦华录》的标点本。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