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小楼起风雷
小楼起风雷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3/21 9:11:3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一九九八年四月,开封市从大梁门直通曹门,包括西大街在内的道路要拓宽改造,曾经是中共豫陕区委的办公小楼正处于拆迁范围之内。参照北京、西安对文物“移地复原”的经验,并征得省文物局的同意---移地重建。当年五月初,这座小楼方被整体落架,结合南北书店街街道的扩宽,西大街1号、2号被拆,位于3号的“中共豫陕区委员会”革命旧址移地重建,就是现位于西大街路南东端与北书店街路西北端这座拐角小楼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王若飞、萧楚女都曾在这座小楼工作、活动过。李大钊是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一位伟大人物,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他同中国政治舞台上许多重要的人物都有过接触和交往。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七大中央委员的王若飞,曾在苏联、北京、河南等地同李大钊多次交往。

    一

    一九二四年,以李大钊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出席了六月十七日至七月八日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五大。正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王若飞旁听了这次大会。七月七日,即共产国际五大结束的前一天,王若飞去拜访了李大钊,谈国内工作。这时,王若飞已离开祖国五年,对国内的具体情况知道不多。从国内来了像李大钊这样一位党的领导人,王若飞自然想多了解一些国内的局势,并向李大钊请教了有关中国革命的问题。

    李大钊还在东方大学开课,主讲中国问题等课程。聂荣瑧回忆说,李大钊“对东大培养的这批留学生很重视,亲自找我们谈话,给我们讲授中国近代史、中苏关系史和国内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听起来格外亲切。我对大钊同志是很敬仰的。当时,他已是国际知名的共产主义战士”。李大钊在莫斯科逗留期间,多次参加东方大学党团活动,为指导中共旅莫支部和共青团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受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和敬重。王若飞作为中共旅莫支部成员和共青团书记,常和李大钊一起同留学生谈话,始终和李大钊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直到十一月间,中共中央通知李大钊回国。半年多的密切交往,王若飞对集革命家、教育家、学者、作家于一身的李大钊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李大钊更加敬重。而学识渊博、品质高尚的李大钊,对王若飞既像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又像是一位热情诚恳的兄长,给了王若飞很大的教育和鼓舞。当李大钊对留苏的年青共产党员们提出要努力学习时,王若飞当场表示“完全赞同”。他决心按照李大钊所希望的:“自动的训练”、“自觉的训练”,争取早日学成回国。

    二

    李大钊回国三个月后,王若飞也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中旬离开苏联回到国内,并很快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工作。王若飞在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稍作停留,随即于五月到广州参加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会后,王若飞出席了劳动大会党团大会。接着按党中央的安排到河南工作。在赴河南之前,王若飞来到北京,听取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的指示。这是王若飞和李大钊两人在回国后的第一次重逢,接受指示后,王若飞随即以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的身份到河南工作。

    当时的全国革命形势高涨,河南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也蓬勃发展。早年追随孙中山的胡景翼率领的国民军第2军驻扎河南,国共合作后,他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但北京政变后处境困难。于是,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五日,胡景翼通过屈武向李大钊提出苏联援助的问题。十二月底,李大钊应邀在屈武的陪同下,到达当时的河南省的省会开封与担任河南军务督办的胡景翼会谈。他们商谈了聘请苏联专家、顾问和派进步青年帮助整顿国民军第2军及增加苏联军火援助等问题。胡景翼请李大钊作为第2军代表团的成员,向苏联政府请示援助。李大钊在河南的工作,为王若飞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九日,国民军第2军派出的军官代表团到达北京,同苏联大使馆武官格克尔谈判,请示苏联给予援助,并给军队提供教育。李大钊作为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见。他的参加和沟通,有力地推动了苏联援助革命军的工作。得到苏联和中共大力支持的胡景翼,革命的态度更为鲜明。二月十日,中国铁路工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北京政府命令逮捕大会的参加者,胡景翼拒绝执行。二月二十七日,苏联从北京派军事专家去郑州,帮助胡景翼工作。河南工农革命运动有了更快的发展。以援助国民军第2军的共产党员研究了在河南建立和发展党组织的计划。一九二五年春,李大钊派刘天章(北大学生、中共党员)到开封国民军第2军创办学生营,为国民军第2军培养人才。刘天章担任了学生营的营长,并在学生营里建立了党团组织。

    作为中共北方区委的巡视员,王若飞肩负着李大钊交办的创办北方联合军校、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的任务,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初到达开封。但此时河南的情况已有了微妙的变化。国民军第2军军长胡景翼于四月十日因病在开封不幸去世,接任者岳维峻表面上对共产党人客客气气,实则心怀戒备,创办军校的计划有所改变。于是,王若飞将主要精力转向建立中共河南党组织的工作。

    三

    一九二五年七月下旬,李大钊在于右任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开封。他听取了正在负责筹建中共豫陕区委的王若飞的工作汇报。李大钊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和于右任劝说胡景翼的继任者岳维峻放弃“杀四门”的计划。所谓“杀四门”计划,是岳维峻制定的东攻山东、南攻湖北、西战山西、北取保定的军事扩张计划。这个计划不顾国民军实力,所以李大钊和于右任极力劝说放弃,而采取趁奉军威胁不大之时,集中力量进攻吴佩孚的计划。李大钊此行劝说岳维峻,还是想争取其率领国民军第2军站在革命的一边。同时,李大钊十分重视关心着河南党的工作。

   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王若飞积极从事河南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在工人运动方面,他参加筹备河南总工会,参与领导了八月郑州豫丰纱厂4000多名工人有罢工;在农民运动方面,他按上级的指示,组织力量到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向土豪劣绅开展斗争;在学生运动方面,他注意发展团的组织,在共青团开封地委利用学生暑假举办的同学讲习会上,每周两次讲演帝国主义与唯物史观;在革命宣传方面,他先后在河南青年协社出版的《雷火》上发表《单独对英问题》等文章,强调要同时反对英、日等国的帝国主义;在中共豫陕区委机关刊物《中州评论》上,他先后发表《在现时内忧外患交迫下河南国民军应取的政策》、《胜利的国民军将怎样做》、《国民党右派的捣乱》、《告国民军及河南人民》等7篇文章,发表对时局的主张,指导各界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党的建设方面,他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各级党组织,发现和培养发展新党员。在王若飞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中共豫陕区委的活动,在北方地区首屈一指,就全国而言,豫陕区委的工作,也名列前茅。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也是李大钊正确领导的结果。

    四

    一九二五年十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俄国大使馆召开了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王若飞代表河南参加了会议。李大钊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陈独秀的《中央局工作报告》,和北京、湖南、河南、山东、湖北等区委所作的报告,讨论了面临的迫切问题、当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国共关系问题,通过了《中国现时的政局与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等文件,并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执委会军事部,军事部由张国焘(部长)、王若飞和任弼时组成。随后在广州、北京、河南等地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王若飞在一九四三年谈到,这次会议“主要的是总结五卅运动的经验与目前的任务”。

    会议通过了《河南报告议决案》,强调“应当迅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区委,整理各级党部的组织,并定出系统的计划来代替个人指导个人的活动”。同时,会议肯定河南工作取得的成绩:“从过去的工作来看,我们是已达到相当的成功,我们在很短的几个月间,已经把我们的组织扩大了”(会议期间统计,豫陕区有中共党员169人)。另一方面,会议又批评河南把“一切责任全集中于中央特派员一人的身上”,区委作用发挥不够等缺点。李大钊和王若飞在这次会上第三次重逢。

    根据中央扩大会议精神和李大钊的指示,王若飞于十月中旬或月底回到河南主持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豫陕区委执行委员会,王若飞任书记。中共豫陕区委管辖范围有河南省、陕西关中地区,江苏省的徐州、安徽省宿县等地。下辖3个地委、7个特别支部、10多个支部,党员约200余人。区委机关初设在郑州操场街,一九二六年初,迁至开封西大街3号的小楼里。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王若飞在李大钊的指示下召开了中共豫陕区委会议,讨论加强河南农民运动,会后派干部深入农村。一九二六年初,他主持召开豫陕区委会议,决定把工作重心转到农村,派遣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一月二十一日,王若飞在郑州各界举行的“列宁逝世二周年纪念大会”上做了《列宁主义与中山主义之关系》讲演,到会群众4000多人,铁路、商界、农界、学界均参加了大会。王若飞还在《向导》上发表《吴佩孚侵豫声中之河南》、《英日帝国主义在北方的阴谋与民众之反抗》、《奉系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和《国民军失败后帝国主义者向中国民众进攻的新战略》等文章,进行革命宣传。在党的建设方面,他在开封党员培训班上,担任主讲。在他的指导下,此类党训班在郑州、杞县等地多次举办。王若飞还注意军事方面的工作,他接见国民军第2军军长史可轩,后又介绍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六年二月,李大钊和王若飞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确定我党应从各方面准备北伐战争,并在北伐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加紧开展群众工作。这应该是他们的第四次重逢。三月,王若飞因工作需要,调到中央书记处,以后任中央秘书长。这样便同李大钊没有了更直接的工作联系。王若飞在上海参加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直到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而李大钊则在一九二七年四月被奉系军阀逮捕,在北京英勇就义。

    五

    李大钊被杀害不久,大革命失败,同王若飞一起在苏联学习,回国后在李大钊领导下工作的陈乔年、赵世炎等相继壮烈牺牲。在白色恐怖下,一九二七年七月至八月中旬,王若飞任中共江苏临时省委代理书记、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八七会议后,王若飞任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农民部长,具体组织和领导江苏江苏农民暴动。并在《布尔什维克》发表《江苏农民暴动之过去与将来》一文,全面论述暴动的意义和失败的教训。

    一九二八年,王若飞作为江苏省指定代表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会后,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尔后,王若飞出席共产国际六大,并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一九三一年七月底,王若飞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以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特派员的身份回国,负责领导西北地区的农民土地革命和组织回民暴动,建立革命根据地。他九月回国同乌兰夫等接上头,随即开展工作。十月下旬在包头不幸被捕。他在敌人的监狱中继续坚持战斗,一九三七年四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王若飞来到延安,先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统战部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秘书长兼党务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联络部长等职。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在延安整风进入党的高级干部党史学习阶段,王若飞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关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王若飞7次提到了李大钊,讴歌了李大钊的革命事迹,表达了他对李大钊的敬爱和深深怀念。王若飞继承了李大钊的遗愿,为着中国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了一生。

(作者:孙玉亮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才女蔡文姬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