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轶事,字平仲,华州人,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少年时英俊豪迈,通晓《春秋》三传。19岁时就考中进士,做了知县的官职,那时他年轻有为、机智灵敏,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几百年来人们都十分尊重和爱戴他,他的事迹也广泛流传。
一日,寇准像往常一样正在县衙处理公务。忽然,有两个人拉拉扯扯、争吵不休地来到大堂告状,其中一个的手里还拿着一个袋子,里面盛着铜钱。寇准一拍惊堂木,问大堂上跪着的两个人:“你们谁是原告,谁是被告?状告所为何事?快快与本官讲来”。寇准话音还没未落,两人就嚷嚷着说:“青天大老爷,我是原告,他是被告”。寇准再拍惊堂木,呵斥道:“真是岂有此理,怎么你们两人都会是原告呢?你们不要争,一个一个慢慢地说”。
这时,只见其中一个向前走了两步,说:“我是本地一个专卖羊肉的屠夫,他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我们两人都是单身汉,同住在一起。我辛辛苦苦卖了一年多羊肉,攒了两千铜钱,让他替我保管,原准备是用这钱娶个老婆的。这几日,媒婆给我说了户人家,我急等着钱用,就让他把钱给我,不料他竟想吞掉这些钱,说钱是他的,还说是我敲诈他。青天大老爷在上,请您为我评评这个理”。
接着另外一个来告状的人忙不迭地说:“大老爷,别停他胡说。我天天上山砍柴卖掉,好不容易才积攒了这么多钱,今天早晨,他硬是要把这些钱全部拿走,说是他的。小人冤枉啊!这确确实实是我卖柴挣来的钱。请大老爷为小人作主”。“你胡说,分明是想吞了我的钱,我实在是看错你这人了”“什么,这是我的钱,天地良心,我没拿你的钱”。这时,卖羊肉的与砍柴的两人又在大堂上争吵起来。寇准明白事情的原委了,他又拍惊堂木,转向卖肉人问:“你说钱是你的,可有什么证据”?
卖肉人一听寇准问这样的话,跪在地上又磕头又是作揖,口里说道:“大老爷,我们两人是亲戚,平时吃住都在一起,我每天卖肉的钱都是他替我保管的,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这是实情啊”!砍柴的人大声申辩说:“他是胡说,他挣的钱怎么可能会让我保管呢?他怎么自己不保管呢,大老爷,别听他的,没有这回事”。卖肉的已经气得说不出更多的话,只是喃喃地说:“你,你,你昧了良心……”
寇准看到这里,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他沉思了一会,然后对一个衙役说:“去拿个盆来,里面要盛满清水”。又对另一个衙役说:“你去找个火炉子来”。两个衙役马上出去奉命办事。片刻功夫,他们就把火炉和盛满清水的一个盆弄到了大堂上。众衙役和告状的两个人都很奇怪,猜不透寇准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时只听寇准命令两个衙役:“把钱袋子里的两千铜钱全部放水中,把水盆放到火炉上”。不一会儿,盆里的水冒出了热气。寇准起身离坐到水盆边看了看,扭身又回到座位上。这时他已胸有成竹,用劲一拍惊堂木,厉声说道:“这些钱是卖肉的钱,大胆刁民,你拿人家的钱,反说是自己的,该当何罪”?砍柴人不理解,还想狡辩,寇准命令一个衙役把他带到水盆边,让他亲眼观看盆里的铜钱。堂上所有人都伸长脖子看盆里的钱。只见盆里的水上浮着一层厚厚的油花,一股羊膳味也从盆里散发出来。
这时真相已经很明白了,砍柴人也不敢说什么了,低下了脑袋,就差没有地缝钻进去了。所有的人都点头称赞寇准聪明,接着寇准斥问砍柴人:“砍柴的刁民,你今天要给本官解释清楚,你卖柴得来的铜钱,上面如何有这么多的羊油”?砍柴人再也不敢狡辩了,跪在地上浑身只打哆嗦,口中叫道:“是小人一时贪财,请大老爷饶命!请大老爷饶命”!
最后,为了严肃县风,砍柴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两千铜钱分文不少地归卖肉人。从此寇准机智断案的名声也越传越远了。
寇准虽居百官之首,位高权重,却谦谨如故。一次,寇准因为公事赴陕西,与曾任蜀地太守的张咏相遇。他知张咏吏治清明,才学过人,便有心求教。于是设宴款待张咏,宴毕寇准说:“你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我当洗耳恭听”。张咏是深知寇准弱点的,早在寇准升任参政之初,张咏就对僚属说:“寇公奇才,可惜学术不精”。如今见他态度诚恳,便委婉地回答:“《霍光列传》不可不读”。寇准不解张咏话意,回到住所,急忙取来《汉书》翻至《霍光列传》一篇,一字不漏地读下去。当读到“不学无术”这句话时,猛然省悟:“原来张咏教导我这一句啊!多年来我忙于事务,懒得读书,确是学术不足了,以后要该过自新”。
相传寇准有一次去理发,理发师给他修到一半时,也许是过分紧张,不小心把寇准的眉毛给刮掉了。这可是不得了的大罪啊,理发师暗暗叫苦。
理发师是一个聪明的人,顿生一计。他呆呆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一动不动。寇准见他这模样,感到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呢”?理发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说:“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撑船呢?”
寇准一听理发师这么说,哈哈大笑:“那是宰相的气量大,对一些小事情从不计较的”。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人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相爷气量大,请千万恕罪”。寇准一听啼笑皆非,虽然眉毛被刮掉,但又没法生气。于是豁达温和地说:“无妨,且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就是了”。
以上三则关于寇准的小故事,有一些是民间的传说,可能与实际有所出入。不过寇准作为宋朝的一代名相,是有不少的优点可取的。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