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起火叫响北京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24 9:27:4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起火又叫烟花,或曰礼花。
1958年,北京举行全国礼花大赛暨国庆十周年焰火晚会选拔,全国各省市都派出了精兵强将,汇聚京城一决高下。杞县盛岗村李尚仁、岳凤仪,带着他们自己研创的“百伞飞翔”赴京参赛。他们的作品出手不凡,一上场便引起观众的强烈关注。起火点燃,只听一声巨响,“百伞飞翔”腾空而起直冲云天,在400米高空中炸开,呈现出百余个五彩缤纷的伞,把天空染成了彩色的世界。每个伞上都镶着一只红灯,伞随风在空中飞翔,似点点繁星在空中流动,喧闹的北京城夜空灿烂辉煌。“百伞飞翔”征服了所有评委,杞县起火一举夺得全国大赛第一名。
据业内人士讲,“百伞飞翔”的制作技艺到现在还是先进的。它理所当然地入选国庆十周年的焰火表演。焰火晚会这天晚上,李尚仁、岳凤仪在天安门广场又施放了一枚叫做“大火箭”的起火。该起火动力十分强大,点燃起火捻后声震中天。经过一级推动和二级推动,将“大火箭”推向600米高空,喷放出无数艳丽的火花,如天女散花美不胜收,真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天安门广场沸腾了,10万名观众为这壮丽的景色欢呼叫好,杞县起火叫响北京城。
火药源于中国,焰火源于火药。隋唐之际,人们已经开始利用火药制作供娱乐用的焰火。
起火制作在杞县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据传清光绪九年(1883年),一外地老汉秦老祥逃荒至杞县裴村店乡盛岗村,村里人管吃管住待他不薄,秦老祥深受感动,便将制作起火的技术传授给李景玉、四老局、李金奇、恭永堂等四人。秦老祥传授制作的起火有大小起火,大小云花、炮灯七星、火旗杆、火马、火船、火伞、地老鼠、放老杆、放牌坊等20多个品种。依照民间习俗,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五、二月二燃放。至1945年间,盛岗起火已闻名遐迩,享誉豫东大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盛岗起火非常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使盛岗起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68年9月,县城大放起火万人空巷。1979年农历正月十五,李士杰代表杞县参加在郑州工艺美术公司举行的全省18家烟火大赛,他制作的大起火又荣获第一。1977年~1979年,他们的起火二级发射技术,运用到了人工降雨中并获得成功。
(起火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李中华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