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王均起义始末
王均起义始末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5 9:23:1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宋朝建立初期,四川地区仍然保留较为落后的生产关系。土地集中尤其严重,豪强地主奴隶着几百乃至几千家“旁户”,世代相承,视同奴隶。“旁户”除向豪户纳租外,还负担官府的赋税和徭役。宋朝消灭后蜀政权后,除向蜀地人民征收两税等“常赋”外,成都设置博买务,征调各州农民织作一些精美的丝织品,禁止商人贩卖和农民出售,并攫取茶利,使四川地区人民的生活几近断绝。

    在宋太宗统治时期,四川地区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统治者对蜀地区的政策也作了些调整,例如减少或减轻了一些税赋徭役,封建生产关系也多少得到了一些调整,但阶级矛盾仍然很尖锐,人心未宁,等待时机,准备斗争。加上川蜀的地方军政官员也并未从王小波、李顺起义中吸取教训,依然享乐腐化、刻削军民,终于激起王均兵变,起义爆发时距王小波、李顺起义失败不过五年。

    宋真宗咸平三年正月元旦(1000年2月8日),驻守在益州(成都府改,今成都)的神卫军指挥王均,趁官员们庆贺元旦,率众发动兵变,士兵们奋起杀死兵马钤辖符昭寿,大获全胜。起义军于是占领了益州,王均被部众推举为王,称帝建元,国号蜀,建元化顺,蜀称,任命小校(低级军官)张锴为宰相,成为与宋朝对立的政权。王均攻占益州后,益州知州牛冕即等逃往汉州(今广汉),起义军乘胜追击宋军,没过几日,汉州随即也被王均攻陷,牛冕命大,又逃往东川(锌州,今三台)。后来王均率兵攻打绵州、剑门,企图占据四川北部门户,但均未成功,只得退回益州。这时四川各地人民被充分发动,纷纷响应。彭州农民准备杀兵马都监响应王均的起义,但是由于计划不周,事情泄露,首领被杀害。但是一起燃烧起来的革命烈火难以扑灭,起义军逐渐发展到数万人。

    蜀州知州杨怀忠乘王均攻打剑门时候,率重兵进攻益州,一度攻入城内,但杨怀忠所调集的壮丁中有许多是原王小波、李顺起义军战士,在关键时候,临阵兵戈倒向,加入起义军的行列,杨怀忠战败,只得推到江原(今崇庆东)龟缩。王均北上未果返回益州后,积蓄力量。第二年二月份,王均率领起义军向南发展,但又遭到杨怀忠的阻击。两军大战数日。不久,杨怀忠集合嘉州、眉州等七州宋军再攻成都,宋军再次攻入城内。而起义军也进攻州、蜀州,断绝了宋军的援路。这次双方都有所获,但谁也不能灭到对手,杨怀忠只得再次退回鸡鸣原(今双流东),王均也闭门守城,没有追击。

    鉴于以往的教训,宋朝对四川地区起义相当重视。起义后布局民派出雷有终为川峡招安使,率领宋军禁军,结集川峡各州的兵马,大举镇压起义。二月十九日,雷军奔赴至成都城外。鉴于敌强我弱,王均采取迂回战术,开城假作逃跑,实际上埋伏在城内。雷有终率军进城掠民财,队伍相当混乱。起义军趁机杀出,打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宋军一时大乱,城门被起义军封死,宋军不能出,大都被歼灭。雷有终仓皇逃窜,败回汉州。到了三月份,雷有终不甘心失败,又卷土重来。率大军赶到成都附近,与起义军对峙。王均从升仙桥分路迎敌,但是没有取胜,损失千余人,只得退守成都。宋军害怕再次中计,也不敢追击。

    五月份,宋真宗下诏,对“益州乱军”进行招降。起义军没有屈从,继续坚持与宋军对峙。直到九月间,宋军仍然没有攻下益州。这时宋军中有人出主意,乘起义军不备,夜间挖隧道潜入城内。这一计策果然起效,宋军攻下了久围的益州。王均没有了立足之地,只好率起义军二万人突围,远走他乡。雷有终进入益州城后,实行大肆屠杀的政策。凡是城内存留的健壮的男子,只要参加过起义军,或者是帮助起义军守城,就把他们投到火中烧死。恐怖政策延续了一个多月,前后烧死数百人。

    王均率领起义军逃走后,到了富顺,全力攻下了这座城池,希望作为宋军对峙的另一个据点。但是宋军没有给起义军喘延的机会,雷有终派杨怀忠紧紧追袭。由于力量比对悬殊,宋军很快攻入城内,王均虽大势已去,但是坚决不屈,自杀身亡。起义军六千多人被俘。就这样起义被镇压下去了。

    王均领导的农民起义尽管持续时间不很长,但是对赢弱的宋王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后宋朝又有多次农民起义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尽管没有推翻宋朝统治,却使统治者认识到需要调整统治措施,改善农民的生存状况。从这一点来说,王均的起义是有一定的历史地位的。

(作者:曹阳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