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州桥遗址
州桥遗址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10/22 15:39:4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州桥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山路和自由路交会处南侧,南距小纸坊街东口53米,北距大纸坊街东口50米。据明成化《河南总志》记载,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年~783年),因唐代开封城称汴州,州桥即称为“汴州桥”。此桥横跨在当时作为南北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的通济渠上。 

    10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州桥遗址采访,开封市文物工作队队长王三营向记者介绍,五代时期,州桥更名为“汴桥”。北宋时期,通济渠改称汴河,并把汴河视为天河,所以也称“汴桥”为“天汉桥”,又名“御桥”,百姓仍称其为州桥。宋神宗时,曾经过较大的修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由此可知,州桥架设在从皇城宣德门直至外城南薰门的御街大道与汴河交会处,是一座造型古朴、雕刻精美的大石桥。 

    王三营说,金、元两代,州桥未有变动。明代,开封作为朱元璋第五子朱的封地,曾大兴土木,修建了周王府,重修了城门。同时,根据漕运之需,将宋代州桥的棚梁式改造为拱券型。据堪称明代开封百科全书的《如梦录》记载:“州桥下即汴河,其桥脚北过县角,南到小纸坊街口,又名天汉桥……桥高水深,舟过皆不去桅。”明崇祯十五年,明军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开封交战时,为了阻止义军的进攻,遂扒开黄河,致使洪水淹没开封,州桥亦被淤埋地下,至今已370余年了。 

    1984年8月,开封市市政公司修筑下水管道时,开封市宋城考古队勘探发现州桥遗址。随即对遗址进行初步考察,在下水管道工程范围内开一条南北长20米、东西宽4米的探沟,清理出部分桥面,并向下清理出桥孔下的淤泥。据初步发掘可知,州桥为南北向砖石结构的拱形桥,南北长17米、东西宽30米,保存基本完好。1988年,开封市人民政府文件汴政【1988】100号核准其为开封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州桥作为一座逾千年历史的古桥,其自身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王三营说,州桥是汴河与古代开封城中轴线交会处的一座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古桥梁,是大运河汴河段上一处重要的古桥梁遗址。州桥保留完好的建筑结构、形制特点,特别是它保留的木筏基础,把我国桥梁始用木筏基础的历史提前到北宋时期。州桥在宋代桥基上建筑明代砖石拱形桥的特殊现象,从一个断面形象展示开封“城下城”、“城摞城”的奇观。同时,州桥作为汴河与古代开封城市中轴线的交叉点,更是成为当时开封城市的商业中心。因此,州桥遗址对于我们研究大运河的兴衰变迁、研究汴河与开封城市格局关系的发展演化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实地材料。

(作者:王兰兰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春申君——黄歇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