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东城区有个许庄村,村子临官道的地方,三国时建有一高雅亭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接官亭”。是因为接待过大名鼎鼎的汉寿亭侯关羽而得名,当地人又习惯地称其为“接关亭”。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曹操东征,刘备兵败奔袁绍,关羽为保护刘备的甘糜二夫人被困土山。曹操派张辽说降,关羽提出“降汉不降曹;保障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供给;一旦得知兄长刘备消息即离曹营”的条件,谓之“土山三约”。当张辽陪同关羽及其二兄嫂行至许昌东接官亭时,关羽突然勒马停止前进,担心曹操空口无凭,言而无信,提出将“土山三约”奏明圣上,颁诏天下,否则,决不进许都曹营。
曹操得报,奏明献帝,然后带旨和张辽一起到接官亭迎接关羽。张辽一见,不禁大惊,一宿之间关羽须发全白!还是曹操思维敏捷,说:“关将军,你错看曹某人了,所以才演出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故事啊!”一经曹操提及,张辽恍然大悟。曹操遂展开赦昭宣读,关羽消去心头疑云随曹操来到许都曹营,住进曹操所赐关羽宅邸。在这里演绎出“秉烛达旦,夜读春秋”、“两院英风”“不越雷池半步”等诸多忠义仁勇的故事。
再说,当地百姓在接官亭见到的是白须银发关羽,白胡子关公像永远印记在人们的心中,后来百姓在接官亭侧建关公庙,塑白胡子关公像。明代人还在此为关公刻立石碑一通,上书“土山”二字。
尽管接官亭和白胡子关公庙今已无存,千百年来,接官亭和白胡子关公的故事却生生不息,世代流传。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