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千里挺进大别山,始于濮阳黄河边
千里挺进大别山,始于濮阳黄河边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5/30 10:32:22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数:

    三

    国共重庆谈判后不久,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采取反共灭共政策,于 1946 年 6 月 26 日,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出动 160 万大军,向解放区展开全面进攻, 叫嚣三至六个月打败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和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整个形势, 制定了战胜国民党军的政治方针 和军事原则。经过一年的战斗,收复和解放城市 153 座,歼灭国民 党军队 120 万,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全面和重点进攻。

    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又及时制定了“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 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方针。 1947 年6月30 日,刘伯承、邓小平率 13 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部队,从濮阳一带强渡黄 河,挺进中原,吹响了全国大反攻的进军号角。当时,西从今范县的李桥、林楼,东至今台前县的孙口、张堂 ,在上下 300 里的战线上,同时渡河作战。

    6 月28 日,野战军二纵队已开赴林楼渡口,30 日傍晚,开始向 南岸重炮轰击。天黑停止炮击后,南岸敌人无任何反应,于是派一 小船到南岸侦察情况 ,结果敌人全部跑掉。北岸得知情况后,令 36只大船一齐开发,连夜抢渡 ,至天明敌机轰炸时 , 南岸已被占领。同日晚 ,六纵队亦从李桥渡河,此处预先未发一枪一炮,当一只侦察 船渡过黄河对上敌人 “口令 ”后,马上把守敌围歼。北岸看到发射的 信号后,16 只大船开始启航,一次运两千人,一夜往返十余次,虽 有敌机不断轰炸,但战士和水手们,仍奋勇前进。 10 日后, 主力部 队已全部渡过黄河。

    孙口是主要渡口,6 月 30 日,刘、邓等首长来到寿张(今台前县),随之到 渡口进行视察,河防指挥部政委郭英向刘、邓首长详细汇报了渡河 准备工作后,即回司令部驻地,研究渡河作战方案。是日晚,以猛烈 炮火,突破了敌人黄河防线。 7 月 4 日晚,刘、邓首长来到孙口渡口,水手驶出 “爱国号 ”平头大船 , 两位首长跳上船,肩并肩地站在船头,急速向南岸驶去。正当中流,突然,敌人两架侦察机由东向西 飞来,一路投下许多照明弹。站在船头敞开外衣的邓政委说:“敌人 怕我们渡河寂寞,特给点上了‘天灯 ’。敌空军墨守成规, 一侦察,二 报告,等他叫来轰炸机群,我们全军渡河完毕。 ”“是啊 !”刘司令员赞同地说,“不明修栈道,怎能暗渡陈仓呢 ? 这就叫临晋设疑,夏阳 渡河嘛 !”说着两位首长相视而笑。

    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先后在郭城、钮野、定陶等战役中,均取得 重大胜利,共歼敌九个半旅及四个师 56000 人,活捉敌七十师师长 陈颐鼎、副师长罗哲东和敌五十五师副师长李明亚。继之越过黄泛 区、沙河、汝河、淮河,于 8 月下旬进入大别山,建立了领有 33 个县 的鄂豫皖根据地,从而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把战线推到长江沿 岸,直接威胁着南京和武汉。

    四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五十多年过去了, 当年最大解放区的心脏濮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老区人民始终未能忘记那段拯万民于水火的历史。清丰县单拐村现仍保留有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军区第一兵工厂旧址和邓小平、宋任穷、黄敬、王宏坤、杨勇、苏振华、曹里怀等同志旧居23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宋任穷、段君毅、曹里怀对单拐村革命旧址的保护和建设非常关心和支持,先后题词和赠言。冀鲁豫军区纪念馆也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文博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中心、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少年来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台前县人民政府在当年刘邓大军渡河处孙口村建起了“孙口渡河处”纪念碑,薄一波同志又亲笔题写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孙口渡口现已成为贯穿南北的轮渡码头,行人和载重汽车川流不息,京九铁路孙口黄河大桥从这里凌空飞过,连通祖国各地。昔日的将军渡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单拐革命旧址和“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也成为中原地区“红色旅游”的最大亮点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作者:罗树录 责任编辑:丁永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