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陕州地坑院-千年穴居吐芳华
陕州地坑院-千年穴居吐芳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0/11/28 11:11:09 来源:陕州地坑院 点击次数:

      地坑院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运程息息相关,即:“院里窑洞开挖的方向,依照传统的八卦方位确定,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

       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即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 地坑院的构造其实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米~7米深,长l2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2000个土方左右。窑洞高3米左右,深8米~1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

      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窑洞挖好了以后,在窑洞的后部,还需要向上掏挖一个气孔直通地面,又称为“马眼”,用于改善窑内通风,也有利于排出潮气,下雨的时候拿个碗或砖在上面盖着就行。在收获的季节,在地上晒干的粮食还可以直接从“马眼”流入到窑洞内的粮囤中,方便又省事。

      人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他们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深4~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和渗进入坑内的雨水。地坑院与通往地面的通道旁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渗井直径约1m、深度一般为8m左右,可解决全年最大降雨量800ml的排水问题。渗水澄清后,可做生活用水。

▲渗井

       房檐上砌高30~50厘米的拦马墙,在通往坑底的通道四周同样也有这样的拦马墙,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三是建筑装饰需要,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

在这片中华大地最为贫瘠的土地上
人们依靠勤劳的双手与简陋的工具
创造出一个个方方正正 冬暖夏凉的“家”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靠着黄土就挖洞住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全都是老祖宗千百年留传下来的大智慧

(作者:本站 责任编辑:刘云霞)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