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院灯会和非遗大集现场游人如织。王雪红 李东强 摄
“不虚此行!地上地下,白天晚上都有看头儿……”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塬上的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游人如织。
一到景区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十多米高的花篮造型花灯,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与操着不同口音的游客一起排队进入景区,只见数米长的2025祝福墙上,已被画得满满当当。
继续往里走,长几十米,融入陕州古建筑和当地文物、文化等元素的“黄河明珠”灯组,色彩搭配鲜艳夺目,与分布南北两侧的“黄河起源”“黄龙入海”大型灯组相映生辉。
一个个地坑院通过彩灯地洞相连,不同的布展主题,各异的非遗展演,形成了奇特的民俗大观园。一副副寓意美好的大红春联,一个个喜庆漂亮的剪纸窗花,将每座院落装扮一新。
“十碗席是咱的待客饭,十碗席把咱根脉连。十碗席把咱情来牵,十全十美大团圆。”在7号地坑院,只见居中而坐的陕州锣鼓书传承人秦仙绸,身穿紫色长袍,左手拍镲,右手敲锣,左脚踩梆子……她一人操作多种乐器,加上宽厚质朴的嗓音、豪放激昂的唱腔、沉醉专注的表情,逗得院中崖上的游客连连叫好。
“梆梆梆,梆梆梆……”在捶草印花非遗研习所的窑洞内,几个女孩正手持木棒槌,用力敲击模具上的鲜玫瑰花瓣,给棉布手绢着色。
“这是我母亲朱秀云将陕州剪纸艺术融入捶草印花技艺,打造的一款手机袋,环保美观,游客可以选择喜欢的图案,现场捶打染色。”捶草印花技艺传承人王玉梅说,今年春节期间,每天都有许多游客体验购买。
夜幕降临,一棒铁花冲天而起,顿时万千星光从天空下散落。在一组组花灯、一盏盏灯笼映照下,一座座地坑院霎时间流光溢彩,宛如仙境,吸引游客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记录。
铁花散毕,忽见几束火光伴随“砰砰”声划破夜色,在空中绽放出不同的颜色和造型,瞬间将热闹的氛围感拉满。
“正月初一至初四,累计入园游客20.8万人次。”陕州地坑院景区事务中心主任任川介绍。夜已深,游客们驶离的汽车布满了长长的下山公路。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盘踞山间的火龙,头枕黄河边,尾摆地坑院,蔚为壮观。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