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峻极于天、人杰地灵的中岳嵩山,自古都是文人墨客,帝王向往之处。
历史上多位皇帝来此封禅祭祖。文人墨客游览嵩山更是提诗赋词,留下诸多墨宝。
有关它的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建筑,文人们从来都是不惜赞词,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千古名句。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就曾多次到嵩山游历访友,留下了很多浪漫故事。
开元十四年,李白离开扬州,在陈州(今河南淮阳)拜访了刺史李邕后,来到了嵩山南麓的汝州,本想到东都洛阳一观东都和嵩山风光,但因囊中羞涩,只好到南阳游历。
在南阳结识了诗人崔宗之,崔宗之邀请李白到他的嵩山别业隐居,而胸怀大志的李白没有答应,又一次与嵩山失之交臂。
不久李白游历到湖北襄阳,在著名诗人孟浩然处结识了隐居嵩山的著名隐士元丹丘,自此对嵩山十分仰慕和向往。
开元二十年秋天,年届三十的李白来到了嵩山,尽访嵩山胜迹。吹笙跨鹤的王子晋最使李白神往,但时隔千余年无处寻觅,无奈写下了《感遇》一诗。
听说嵩山有个女道士焦炼师,住在少室山下石室中,已经两百多岁了,看起来仅有五六十岁的样子,不食五谷,身轻体健,行走如飞,千里之遥,朝发夕至。
于是李白就在嵩山到处寻求。一连找了多日,连焦炼师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只好写下了《赠嵩山焦炼师》一诗,表示甘愿跟她修道学仙的心情。
今人登嵩山峻极峰途中,可欣赏刻在中岳行宫西南峭壁上的这首诗。
后来,李白去往颍阳,到嵩山的余脉紫云山访问故友元丹丘,二人“同衾卧羲皇”,极尽“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的安居之欢。
看到元丹丘新卜的别业颍阳山居,北依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海,云岩掩映,景色优美,李白对元丹丘隐居生活甚为向往,于是写下著名的《元丹丘歌》。
李白第二次来到了嵩山。与岑勋进行了初次会面,但彼此因元丹丘也神交已久。三人游览了嵩山紫云山,开怀畅饮。谈到写诗,岑勋求和,李白马上就写了一首《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李白自比为黄鹤,在“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中,怀才不遇的李白又借酒浇愁,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将进酒》。
“诗仙”李白一生在嵩山发生许多浪漫的故事,也挥毫泼墨留下了很多诗作,他甚而将嵩山作为家乡看待,他在《送杨山人归嵩山》中说:“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诗仙如此挚爱的嵩山,在数千年以后仍是钟灵毓秀之地,像一位仙者,默默等着每一个到访及归来的人,然后开始新的故事和传奇。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