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庚子大暑 |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庚子大暑 |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0/7/22 15:43:31 来源:嵩山少林景区 点击次数:

       大暑,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月暗竹亭幽,萤光拂席流,这意味着秋天将至了。暑气檐前过,蝉声树杪交,虽是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轻纨都觉衣重,密树都苦阴薄,但毕竟已有大雨时行,先来驱除暑毒。待暑雨初晴皓月中,芙蕖风动露珠倾时,就该立秋了。

      《管子》有云:“大暑至,万物荣华。”季风气候背景下,我们所说的“靠天吃饭”,实际上还是靠夏天吃饭。有万物之荣华,才可能有万民之富足。
      “暑”字烈日当空,底下的“者”无论指代人还是物,意思都特别清晰。这是无以躲避的骄阳似火,所谓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是居高临下的笼罩。东汉刘熙的训诂书《释名》解释这“暑”字,则说暑是煮——大地如一锅煮开之水,自下而上,开水沸腾,热如煮物。上炙下蒸,夹在其中为热。
      《说文解字》说,暑就是热,清人段玉裁注释这暑热关系时,将两者对应,倒也有趣。他说,暑是湿,热是燥,阳光之燥引燃地热蒸腾而上,湿气弥漫为暑。这个解释建立在中医对这“暑”字的理解上。中医说法,暑是六淫之一,六淫为风、寒、暑、湿、燥、火,淫是过度浸淫,过度而淫乱,外感激而百病生。

     ● 大暑三候 
     ○ 一候·腐草为萤 
     萤火虫产卵在落叶与枯草之间,经幼虫、蛹而至成虫,在盛夏孵化而出。古人的生物知识缺乏,故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所变化而生。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 二候·土润溽暑 
     在大暑这一年最为炎热的节气中,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古人察觉到燥热与湿气对身体的影响,就将节气与养生结合在了一起。 
     ○ 三候·大雨时行 
     自入伏以来,风雷暴雨时而大作,大暑时节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场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热似乎都会悄然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 大暑习俗 
     ○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喝伏茶的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 大暑养生 
     ○ 第一关:养阳关
 
     大暑天里,阳气外泄,这会导致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比如,出汗太多的情况下,人就容易伤津。免疫机能也会随之下降,免疫功能一旦下降,感冒等疾病就会乘虚而入。简而言之,夏天人的阳气从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 第二关:湿热关 
     夏日湿气重,人往往会感到头重脑疼,容易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夏日要多注意保养,以防咳嗽、呼吸道疾病的反复发作。饮食中应该多食用一些消热利湿的东西,像绿豆和红豆等,也可以用冬瓜与莲叶烧汤喝。 
     ○ 第三关:睡眠关 
     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根据中医的说法,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保证足够的睡眠,这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高质睡眠。

     大暑节气,天气是热的,心应该是静的。在一方斗室,夏日清凉。闲看杂书,淡闻过往。那一世的零落,辗转成尘,香如故。 
     《销暑》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作者:嵩山少林景区 责任编辑:刘云霞)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