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北宋《大驾卤簿图书》之谜 (上)
北宋《大驾卤簿图书》之谜 (上)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9/5/20 16:42:3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大驾卤簿图书》首次进入公众的大视野,是在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上篇:灿烂文明》中,从一幅中国的历史文化长卷开始,长卷中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珍藏的最有价值的5幅画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和《大驾卤簿图书》。《大驾卤簿图书》创作于何时?其绘图作者是谁?皇皇长卷为什么在现代文化圈中长时间内知之者甚少?这都是令人不解的汴京之谜。
    《大驾卤簿图书》和《清明上河图》都系反映北宋社会状况的长卷国画,主要运用的仍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清明上河图》纵宽25.5厘米、横长525厘米。全图各类人物810多个、牲畜94头、树木170株、大小舟船28艘、各种车辇20乘。《大驾卤簿图书》严格地说应是《大驾卤簿图》,自古长卷,图当然是主角,但此长卷中空白较单幅画多出许多,常被一些题跋和文字说明所占据。卤簿图上有多处说明,只能算解释性文字,不能理解为书。自古都是图文相配,而书主要是指独立与图相配合并十分具体详细的书册。我们所指的《大驾卤簿图书》上绘有官兵5481人、车辇61乘、马2873匹、牛36头、大象8只、乐器1701件、兵仗1548具,真可谓场面壮观、气势恢弘。 《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市井文化,气象万千,城市面貌繁荣昌盛。《大驾卤簿图书》反映的北宋宫廷文化,气派绝伦,社稷安康,皇家仪仗。
    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之十中,虽然没有“大驾卤簿”4个字,却有训练、出行、祭天、回程的详细描述,后人完全可以从孟元老的仪仗描述中,既了解到像驯象以为卤簿仪仗之用的细节,又可宏观联想到在皇宫门前广场集结大驾卤簿仪仗队伍准备出发的大宋王朝盛世国典之举。
    其一:在“车驾宿大庆殿”一节中,孟元老记述了大驾卤簿,日常训练与出发集结地点均在宋皇宫南部大庆殿广场,“殿庭广阔,可容数万人,尽列法驾仪仗于庭……仪仗车辂,谓信幡龙旗相凤鸟指南车、木辂、象辂、革辂、金辂、玉辂之类……排列到殿门内外及御街,远近禁卫,全装铁骑,数万围绕大内”。
    其二:“在大礼预教车象”一节中讲到,“遇大礼年,预于两月前教车象。自宣德门至南薰门外,往来一遭”“每一象则一人裹交脚襆头紫衫人跨其颈,手执短柄铜蹶,尖其刃,象有不驯,击之。象至宣德楼前,团转行步数遭成列,使之面北而拜,亦能唱诺……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孟元老把此“教车象”之情景描述得惟妙惟肖、如临其境,可以肯定他对整个大驾卤簿的过程特别熟悉,而且还别有亲近感情地写下这些文字,是我们后人研究《大驾卤簿图书》的珍贵参考史料。
    其三:在“驾行仪卫”一节中,讲述大驾卤簿出行前夜的紧张情况,自三更天就相继而行,至五更时分“铁骑前导番衮”。天不大亮,“千乘万骑,出宣德门”直上御街,浩浩荡荡直奔向祭祖、祭天之地。
    其四:“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一节更是给研究大驾卤簿的图与书提供了一个甚有价值的线索。文中写到,皇帝“顶通天冠,又谓之卷云冠,服绛袍,执元圭”,常常在帝乘玉辂的御座旁惟近侍二人,一从官傍立,谓之“执绥”,以备顾问。此记载正与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南郊祭天活动相符,当年仁宗皇帝乘玉辂于南郊祭天就有尚书左丞、资政殿学士宋绶陪乘,仁宗不时向宋绶询问各色仪仗的典故,宋绶对答明了详尽。仁宗命他日后编写一部“卤簿图记”,呈上备查阅,宋绶遵旨编纂《天圣卤簿记》10卷。读者切记宋绶写的是《大驾卤簿图记》,或曰《大驾卤簿图书》,他并没有绘制《大驾卤簿图书》,不是卤簿图的作者。文到此处,可以明确知道,同样元代的曾巽申也只是《大驾卤簿图书》的文字编纂人,并不是《大驾卤簿图书》的绘画者。图是图,文是文,书是书,图上有题文说明是文也非书矣。另编纂有一册一册说明图的书,才是书,即使称为图书,也不能将图与书混为一谈。而把曾巽申认作卤簿图的画作者,更是一笔糊涂账。无论是北宋《天圣卤簿图》,还是元《延祐卤簿图》,其图的绘画者都是一个历史之谜。学术认真的学者只得把图的画家定为“佚名”。
    悠悠长卷,蔚蔚巨作,绘画者却成了无名大师。仔细观察推敲《大驾卤簿图书》,这轴素绢本着色长画卷,卷首署有“大驾卤簿图书”6个大字,下注“中道”;图前还有别录一篇,篇首写有“大驾卤簿中道官吏人物名数篇”13个字;篇尾署“延祐五年八月×日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臣曾巽申纂进”22字款识。这些画卷上的文字只能说明曾巽申是延佑卤簿书的纂者,其本人当时只是翰林国史院的编修官,在南宋灭亡后3年才出生,也非宋皇亲及重臣子的后代。关于他没有一点明确的绘画技能的记录,将其视为卤簿图的作者,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外学界主流认同,元延祐《大驾卤簿图书》应是宋元圣《大驾卤簿图书》的仿制品,或是宋皇祐《大驾卤簿图书》的仿制品。另有一种猜测的可能,它本身就是被元朝统治者从沦陷的宋都东京开封皇宫内掠走的,以上两种图的真品被人做了手脚后,曾巽申又加上自己的题款,所以其只能说自己“纂进”而已。
    《大驾卤簿图书》的画者虽说是个千古之谜,没有谜底,但它的谜面还是比较清楚的,诸多史料、正确的推理等都能成为我们研究的线索。先来分析北宋《大驾卤簿图书》的性质,很显然它不是个人的自我命题画作。其性质,一是显示大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二是保障帝王及随员南郊祭天的安全,三是表现宋王朝的空前盛世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四是体现宋文化及礼仪仪仗的高度发达。这就决定了卤簿图是国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它的绘图者应该是国家级的,而不是“散兵游勇”,是一个集体。这个答案就比较明确了,那就是北宋翰林图画院。
(作者:汴浚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