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开封,一座梦幻之城
开封,一座梦幻之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9/3/11 15:40:3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说起开封,人们总有各种符号映入脑海:包龙图、杨家将、小笼包子、北宋都城等。每个人眼中都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开封——
    作家余秋雨说:“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省会在郑州,它不是。这是它的幸运。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态龙钟的旧国都,把忙忙颠颠的现代差事,洒脱地交付给邻居。”历史解读派代表作家郭灿金说:开封这座城市有大喜大悲的过往,用开封话来说,那就是“吃过大盘荆芥”。城市和人一样,悲喜之后历练出的是一种波澜不惊的淡定。这样的城市经得起繁华,也承受得了冷清;担得起盛誉,也扛得起不屑。
    如果你想享有恬淡、舒适、安逸的生活,开封是你明智的选择。 如果你追求享受有品位的生活,开封是你的首选。如果你是一个文化人,你就应该定居开封!开封,是一座梦幻之城。是的,“梦幻”一词是我对它文化历史的提炼。从夏都老丘到启封故城,从五代十国到繁华北宋,开封,在历史的颠簸中走上历史的顶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北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终止了五代十国以来的政治不安定,政治上不再崇尚武力,而是靠文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词人、书画家、思想家,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造就了文化大繁荣,政治清明、国富民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时期。至今我们可以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窥视宋人生活的滋润和从容。从来没有一幅画和一座城是如此水乳交融。多少次梦里走进画卷,置身于千年的时空。梦回大宋,看汴河两岸繁花似锦,观街肆巷陌百业兴隆。
    开封是一座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民俗之城、园林之城、北方水城……诸多标签无法完全定位开封的精气神,唯有“梦幻”一词似乎可以涵盖这座城的厚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希望生在中国宋朝。”一个叫孟元老的宋人,在“靖康之乱”后南渡,晚年回忆北宋开封繁盛的情景,生动记述了北宋开封的都市生活、风土人情、城市建筑、商业服务、勾栏瓦肆等情景。他在自序中提到,此书以“梦游华胥之国”的典故命名为“梦华录”。孟元老认为开封是世上最好的地方,就将怀古之情寓于书名中。之后的《梦粱录》《如梦录》等关于开封的书籍都沿袭“梦”之主线,重视记录开封。
    如梦如幻的开封城,千百年来一直隐藏在文人墨客的词句中。“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开封城虽屡毁屡建,但城址和中轴线始终不变。那些千年以来街巷的名字穿越千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一条街道,贯穿帝都南北;一个胡同,经历风雨和岁月嬗变后,依然逶迤于老城。一个名字矛盾的城市,却在史书上书写了最潇洒的瘦金体和最经典的长短句。四合院摇曳的竹影、小胡同幽暗的路、相国寺的霜钟、铁塔的风铃……无不如梦如幻,令人神往。在开封,随意走动,就可以看到很多幽深的老街巷,老街巷散落有很多老门楼, 隐藏着优雅的四合院,四合院里曾经居住过近代名人。无论这些建筑多么沧桑,都掩饰不住它曾经的风雅。斑驳而又精致的墙体老建筑是古城留给我们的一笔文化财富。青砖灰瓦写就了辉煌历史,木雕石雕记载着风云故事。幽深的街巷,曾有居住达官贵人的豪宅:宋代名媛李师师曾在馆驿街居住,辛亥女杰刘青霞宅院至今保存完好,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曾经在开封街巷成长等,随处可见的老建筑都有一段历史故事。那些至今还在胡同居住的“老开封”,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忘不了坐下来三五人前三皇后五帝天南地北“喷塌天喷塌地”,就是这样任性,就是这样有趣儿和有劲儿。他们上管千年之前金明池上皇帝操练水军的传说,下管平民百姓一日三餐的青菜涨落。所谓幸福时光,无非就是市井街巷中的淡定与从容。是啊,北宋以来,中原文明的起起落落,黄河的层层淤泥堆积,潜藏的文明滋养了皇城根儿下开封人的个性。那些曾经被战火抑或黄河水摧毁的街巷和建筑,在废墟之下一次次被刷新重建。寂寞斜阳,寻常巷陌,城池变换的只是大王旗,而永远遗存的是在老地方重新营建的新家园。心中有梦幻,就有方向感!
(作者:刘海永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