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许昌文峰塔,藏着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许昌文峰塔,藏着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9/26 17:15:3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邵宝,无锡人,明成化二十年中进士,是年十九,授许州知州。
        上任初,宝微服四乡,视田地多有荒芜,恶霸横行乡里,民不聊生,心颇忧愤,夜不能寐。某日,询同知治州良策。
        同知曰:“自两汉始,州民好勇斗狠,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轻农桑,重商贾,慢文士,喜诉讼。若求州大治,需革除恶习,倡导良风,方可治矣!”
        宝以为是,乃募忠勇义士百人充伍,遍巡乡镇,惩恶十余人,一州大惧,乡里遂安。乃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许州大治。
        冬,宝巡至繁阳,登受禅台,见有魏文帝庙,怒曰:“曹丕,汉贼也!何祭之?”即令改文帝庙为汉愍帝庙;以汉为正统,从昭烈谥也。 

        繁阳豪绅刘某,曾因抗宝新法,遭宝责罚,因此视宝为寇仇。见宝改庙称,以为大不敬,与乡绅胡某密谋告宝。
        胡曰:“事轻,若不成,反为害也。”
        刘曰:“宫中刘谨,吾同门也,必为内助。”
        胡曰:“若如此,须得罪证一二方可。”
        刘应允,二人四处罗织罪证,以备之告状之需。
        岁终,刘、胡约州内富户,相继送年节至州衙,宝悉数笑纳。刘、胡大喜,曰:“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人言邵宝清廉,谬矣!”将年节数列单存。
        上元节,宝携文士数人游文峰塔,见塔身破败,层生蓑草,荒废显露,叹曰:“此塔自万历先辈郑振光所修,今许州文风不振,乃至无人修葺,悲夫!我欲倡许州文风,需重修此塔,列位以为如何?”众皆抚掌称善。
        次日,宝会诸生于文峰塔下,讲明文风振兴和义利公私之辩,倡修文峰塔。众皆慷慨解囊,集银若干;宝又发文四乡,令各富户捐银。有捐者,亦有推托者。是年秋,塔身修葺一新。众皆踊跃登塔庆贺!
        刘、胡视时机至,密书一封,上告朝廷,云宝私改文帝庙名,收受贿赂,借修葺文峰塔敛财。刘谨接密报,于帝前奏宝罪若干。帝怒,命宝赴京质讯。
        宝急赴京都,质讯于大理寺。宝辩曰:“所募若干银两,均用于修塔;众乡绅富户年节若干,亦作为修葺文峰塔之费,有列单为证。”将年节所收银列单呈上。
        大理寺卿又询,私改文帝庙名何也?宝对曰:“汉,正统也;曹,奸臣也;今我大明,岂有不祭正统而祭奸臣之理乎?”大理寺卿无以应。
        帝闻此言,龙心大悦,下诏宝无罪返许。后授宝江西、浙江和湖广诸职,未几,升户部员外郎。
        时太监刘瑾擅权,欲纳宝为党,而宝绝不与通。
        某日,瑾欲谄某官员,遣校尉谓宝曰:“君若弹劾某,前途无量;否则后患无穷矣!”
        宝曰:“某无错,何劾之?”断然拒之。
        瑾大怒,罢宝官,遣返乡里。
        后瑾伏诛,帝复起宝为贵州巡抚,寻迁户部侍郎兼左佥都御使。
        宝告老还乡时,途经许州,至文峰塔一游,并作诗以记之:
        当年意在谁独识,颍水笑处泉流石。
        今日名塔振文风,月落江林树千尺!
(作者: 责任编辑:胡春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