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忠君仁孝直陈谏言的韦嗣立
忠君仁孝直陈谏言的韦嗣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2/1 11:23:4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韦嗣立(654~719),字延构,郑州阳武县(今原阳县)人,与其父韦思谦、兄韦承庆均为唐朝宰相,史称“一门三相”。
    韦嗣立自幼和同父异母的哥哥韦承庆关系亲密,当时母亲王氏待韦承庆很严苛,稍不顺眼便棍棒处罚,每当母亲要杖罚韦承庆时,韦嗣立就会解开衣服要求替哥哥受罚,如果母亲不听,他就夺过棍棒自己打自己一顿。母亲看到后,没有办法,就只好收敛起来。至今,韦嗣立替兄受鞭的美德故事仍在民间流传。
    韦嗣立不仅待人宽厚,而且政学俱优。他中进士后任双流县令,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成为蜀中最有作为的县令,后被提升为莱芜令。证圣元年(695),其兄韦承庆因病卸去凤阁舍人一职,朝廷召时任莱芜县令的韦嗣立代为凤阁舍人,深得武则天信任。武后曾在诏书中说:“卿父往日常谓朕曰:‘臣有两男忠孝,堪事陛下’今受卿凤阁舍人,令卿兄弟自相替代。”
    武后长安年间,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当时酷吏横行,人人自危,他却敢于挺身而出,多次上书,陈述政见,主张重教兴学,培养才德兼备的学子,反对滥食封邑、兴建庙观,言辞恳切,据理深刻,但未被采纳。后受到州县非议,他请求离开京城到外地补任,遂以凤阁侍郎身份为检校汴州刺史,中宗景龙时任兵部尚书。韦嗣立因与韦后同姓,曾奉诏附韦后属籍。韦后临朝乱政,被唐玄宗所杀,韦嗣立为此受到株连,徙往陈州,死后被追谥为孝。
    韦嗣立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成就,是唐朝诗人之一,其诗在《全唐诗》中有记载。

(作者: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