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回望宋朝的历史和房价
回望宋朝的历史和房价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2/4 15:33:4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宋朝也有买房难
    书见古人。”古人已经死去,他们的诗词和文章还在,通过阅读那些诗词和文章,我们可以体悟古人的心境,体悟他们对房屋的态度,甚至还能计算出他们解决居住问题时所花费的成本。
    今年春节过后,我出了一本书,一本考证宋朝房价的书。
    那是一本历史书,但跟其他历史书不同的是,它讲的不是张大帅打败李大帅、刘皇帝杀死赵皇帝,而是宋朝人如何解决居住问题的故事。
    居住问题当然是个大问题。不管您住在开封,还是住在郑州,抑或住在其他任何一个城市,您都会明白房子的重要性,都会知道房价涨落对每一个成年人的巨大影响。
    十年前,当我着手写这本书的时候,身边朋友每天谈论最多的就是房价。现在十年过去了,这本书终于出版,我发现身边朋友每天谈论最多的还是房价。
    十年以前,开封房价远低于北京,但是由于我们收入太低的缘故,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在抱怨买不起房。十年以后,开封经济飞速上升,居民收入翻了几倍,房屋价格也跟着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以前抱怨买不起房的朋友,今天仍然继续抱怨,因为他们既没有跑赢纸币贬值的速度,也没有跑赢房价上涨的速度。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有了恒产,但是恒心并没有随之而来,因为大家追求的不仅仅是居者有其屋,还追求拥有更多的房屋,以便耀武扬威地盖过同学、朋友和邻居。
    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呢?我试图从历史上找原因,希望搞清楚古代中国人在居住问题上是否也经历过同样的痛苦。
    对于古代,我们总会有各种偏于浪漫的想象。田园牧歌,鸡犬相闻,古人在绿树成荫的土地上栖居,不可能为了买房或者租房而担忧。
    这种想象当然是违背历史的。
    白居易《卜居》诗: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诗题“卜居”,意思是找房。诗句里的“游宦”指做官,“京都”指长安,“二十春”就是二十年。白居易在这首诗里说,他在长安做官二十年,一直没有发财,连一套房子都没有买上,以至于羡慕起蜗牛和老鼠来了,因为蜗牛可以背着自己的房子,而老鼠则有老鼠洞可以安家。
    欧阳修也写诗描述过自己早年在开封租房的经历: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墙壁豁四达,幸家无贮储。
    欧阳修二十八岁到开封做官,没有住处,在开封东郊的偏僻街区租了一所破旧小屋。那里地势低洼,夏天下暴雨,周围的水汹涌而来,院子里全是水,把墙壁都泡出几个大窟窿,幸好家里没有多少财产,不然窃贼一准光顾。
(作者:李开周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