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害怕冤魂索命 所以不敢诬陷(唐宋东都西京留守录)
害怕冤魂索命 所以不敢诬陷(唐宋东都西京留守录)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1/29 17:03:4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李重福不满唐睿宗即位,阴谋在洛阳发动叛乱,结果不到一天就被剿灭。
    李重福失败后,东都留守(估计是裴谈)逮捕了其所谓党羽数百人,但审来审去,迟迟不能定案,唐睿宗便派时任中书侍郎的张说查办此案。张说到了洛阳,只一个晚上便将案情查清,将几个主谋逮捕后,其余无罪的一律释放。
    唐睿宗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不冤枉良善之人,不遗漏罪人,如果你不是忠正之人,怎么能做到呢?”唐睿宗一高兴,就让张说做了太子李隆基的侍读。
    今天要讲的东都留守,就是这个张说,咱们的洛阳老乡,一代名臣,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推动“开元之治”的重要人物。
    不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东都留守
    张说做东都留守,不是因为审理李重福谋反案有功,而是因为得罪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史载其“沉敏多权略”。
    武则天时期,太平公主就常常被母亲叫去商议政事。哥哥唐中宗复位后,她参与政事更加积极了。唐中宗中毒驾崩后,韦后掌权,她又联手李隆基诛杀韦后,清除韦氏党羽,拥立另一个哥哥李旦即位。
    公元712年,唐睿宗传位于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位做了太上皇。李隆基即位后,与擅权用事的太平公主发生了激烈冲突,逐渐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境地。太平公主一方,已经紧锣密鼓地商量起废立的事,且联合宫女元氏,准备在进献给唐玄宗服用的天麻粉中下毒。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说被贬为东都留守。《旧唐书》记载:“俄而太平公主引萧至忠、崔湜等为宰相,以说为不附己,转为尚书左丞,罢知政事,仍令往东都留司。”
    张说到洛阳后,派人给唐玄宗送去一把佩刀,提醒唐玄宗快刀斩乱麻,及早下决心,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
    先不说张说在唐玄宗除掉太平公主的斗争中立下多大功劳,只说当时的形势。明眼人都能看出太平公主占了上风,《资治通鉴》记载:“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
    可以说,唐玄宗稍有不慎就可能一败涂地,而他的跟随者也将面临被消灭的厄运。在这种情况下,张说竟然“不识时务”,不依附太平公主,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无论用何种理由解释,都让人叹服。
    张说“威武不能屈”的故事,另一件发生在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公元703年。
    是张昌宗让我陷害魏元忠的
    公元703年,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诬陷宰相魏元忠谋反,向武则天进谗言:“魏元忠曾经和司礼丞高戬说:‘太后年岁大了,没啥指望了,我们不如投靠太子,以作长久之计。’”
    武则天大怒,下令将魏、高二人逮捕入狱,并让他们第二天在朝堂上和张昌宗对质。
    为了确保陷害成功,张昌宗暗地里找到时任凤阁舍人的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
    第二天,朝堂上对质如期进行,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休。这时,张昌宗说张说听到了魏元忠、高戬的谋逆之语,可以让他上朝做证。
    张说受宣上朝,他是如何做证的?他告诉武则天:“臣现在当着众位朝臣的面,不敢不把真实情况告诉陛下,那就是我没有听魏元忠说过大逆不道的话,是张昌宗威逼我,让我为他做伪证的。”
    张昌宗恼羞成怒,立马诬陷张说和魏元忠一起谋反。张说有理有据地为自己辩解:“我怎能不明白依附张昌宗可以平步青云、靠近魏元忠会被灭门的道理,只是因为害怕魏元忠的冤魂日后向我索命,所以才不敢诬陷他!”
    后来,武则天又一次召见张说,要他证明张昌宗所说,张说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武则天大怒,指派宰相与河内王武懿宗一起审问张说,但张说仍坚持最初的说法不让步。
    害怕冤魂索命,所以不敢诬陷,坚持做人的底线,决不屈服低头,管你是女皇还是酷吏!张说这个东都留守,值得洛阳人狠狠骄傲一把。

(作者:陈旭照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