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寻味开封:米芾的另一面
寻味开封:米芾的另一面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0/30 15:29:3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西园雅集图》里的米芾
    咱们开封出过一幅世界级的名画,名叫《西园雅集图》,它是北宋画家李公麟的作品,画的是当时文化界十几位大腕在王驸马家聚会的故事。
     王驸马是谁呢?他是宋朝开国大将王全斌的曾孙,名叫王诜,字晋卿,娶了宋英宗的第二个女儿魏国公主。
    来聚会的十几位大腕都有谁呢?首先有李公麟,也就是《西园雅集图》的作者;其次还有苏轼、苏辙、米芾、蔡肇、张耒、秦观、刘泾、黄庭坚、李之仪、晁补之、陈太初、王钦臣、郑嘉会,以及一位法号圆通的和尚。
    苏轼不必介绍,苏辙是苏轼的弟弟,米芾是大书法家,蔡肇是大画家,张耒、秦观、黄庭坚、晁补之、李之仪都是苏轼的学生,刘泾是书法家兼画家,陈太初是苏轼的小学同学,后来出家当道士,给宋神宗讲过《道德经》。王钦臣是藏书大家,郑嘉会是制墨高手,圆通和尚是从日本到大宋求法的高僧。
    那天在王驸马家聚会的十几个人当中,除了一僧一道,所有人都做过官。宋朝重视科举,大多数官员都是进士出身,例如苏轼和苏辙哥俩是进士,张耒、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和李之仪也是进士,李公麟画画那么有名,同样中过进士。可是米芾却没有中过进士,甚至连举人都不是。根据《宋史》上的记载,他很可能从来都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不参加科举考试怎么做官呢?只能靠恩荫。也就是说,只有祖父和父亲是大官,后代子孙才有可能白捡一个官职。可惜的是,米芾的祖父和父亲都不是大官,仅仅是不入流的低级侍卫。侍卫的子孙肯定没机会恩荫,不过米芾他妈替米芾争到了一个恩荫的机会。
    米芾他妈姓阎,是高太后的奶妈。高太后又是谁呢?她是宋神宗的生母。米芾小时候只爱写字,不爱读书,成绩一塌糊涂,晃晃悠悠长到十八岁,刚好碰上宋神宗即位。他母亲向高太后说情,高太后又向儿子宋神宗说情:“皇帝,有个阎氏侍奉过我,现在她儿子待业在家,你给他找个差使吧。”宋神宗是孝子,听太后的话,赐给米芾一个官衔:秘书省校书郎。
    秘书省校书郎是低级文官,在北宋属于虚衔,只有品级,没有工作。米芾十八岁当上秘书省校书郎,十九岁就被派到地方当县尉(相当于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大约四十岁时,他成了雍丘县令,去我的老家杞县当了县长。从县尉到县令只差一级,米芾为啥升这么慢呢?因为朝中大佬和言官们都看不起他。第一,他不是进士,而在宋朝只有进士出身才算正途,才有可能快速升官;第二,他是靠母亲走后门才进入官场的,言官们说他“出身冗浊”,意思是背景很脏,底子不干净;第三,他酷爱古玩字画,为了把喜爱的字画骗到手,不惜坑蒙拐骗、巧取豪夺,就像偷经书和吞公款的那位康有为康圣人那样,常常被世人诟病。
    米芾的人品和故事
    关于米芾窃取别人藏品,有这么几个例子。
    范公偁《过庭录》记载,米芾当礼部员外郎那会儿,经常到蔡京府上求观字画,发现好的作品就往怀里塞,蔡京不让他带走,他绕着屋子乱跑,边跑边尖叫。
    周煇《清波杂志》记载,米芾酷爱古人字画,又不愿花钱买,去别人家里借,说要赏玩两天,拿到手就临摹,然后把原作留下,把摹品还给人家。
    蔡絛《铁围山丛谈》记载,米芾年轻时经过长沙,到一寺庙游玩,看见一座石碑,碑上刻的是唐代书法家沈传师的作品。他大喜,趁人不注意,竟然偷偷把石碑扛到自己船上,连夜挂帆逃走了。
    范公偁是范仲淹的曾孙,周煇是周邦彦的儿子,蔡絛则是蔡京的儿子,他们三个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关于米芾拍马屁,只说两个例子。
    吴坰《五总志》记载,米芾认识蔡京很早,但在蔡京当上宰相之前,两人没有深交。后来蔡京当了宰相,米芾立即进京拜望,蔡京问他来干吗,他说:“老眼来看太平。”听说您当宰相,老朽非常开心,进京来看太平盛世。
    蔡絛《铁围山丛谈》记载,蔡京有一天问米芾:“本朝有几个人擅长书法?”米芾答道:“自晚唐柳氏,近时公家兄弟是也。”自从晚唐柳宗元以降,就数您老跟您弟蔡卞最懂书法了。蔡京又问:“其他还有谁?”米芾说:“还有我啊!”
    你看,这才是高质量的拍马屁,既抬高了蔡京,又抬高了自己,同时还显出二分幽默、八分潇洒,颇具名士风范。
    据米芾自己说,他从小热爱艺术,天天练习书法,离开字画就没法活,至于官位什么的,丝毫不放在心上。他的话前半句属实,后半句就虚伪了。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他被蔡京提拔为礼部员外郎兼书学博士,乐疯了,赶紧写诗表达感激之情:“浪说书名落人世,非公哪得彻天关?”如果不是您老帮忙,我哪能混到这个位置呢?
    言官们鄙视米芾的人品和出身,向宋徽宗上奏章,说米芾是个疯子,不适合当官。米芾气愤地给蔡京和朝中其他大佬写信辩解:“在官十五任,荐者四五十人,此岂颠者之所能?”我做了十五任官,前前后后共有四五十个领导举荐我,如果我是疯子,怎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举荐呢?
    从生活细节上看,米芾确实像个疯子——他有严重的洁癖,爱说大话,爱穿奇装异服,偷人家的字画,并且不以为耻。但我一直怀疑他是靠装疯卖傻来包装自己,让别人记住自己,把自己打扮成特异的隐士、可爱的弄臣,以此来换取更好的生存空间。
    《宋史》替米芾惋惜:“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这人太清高了,不会混官场,所以一辈子没当上大官。其实在整个北宋,像米芾这样既不是进士,又不是高官后代,而且还没有军功的书法家,最多只能进宫廷书画院当一个由朝廷包养的工作人员,不可能做到礼部员外郎。米芾做到了,不是他运气好,而是因为他会钻营。
    米芾有自叙诗:“庖丁解牛刀,无厚入有间。以此交世故,了不见后患。”把自己变成没有厚度的利刃,毫无障碍地出入社会,像这样活着,不会有后顾之忧。是的,这首诗才是他的心声,才是他的真实写照。
(作者:李开周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