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乐道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0/11 9:32:1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也就是华佗四十八岁这年,再次发生了一件可能改变他生活道路的大事:从京城送来了一封太尉(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原为中央最高军事长官,后来逐渐成为加官,没有什么实权)黄碗的征辞(招聘的意思)信。这可是件比孝廉更加令人神往的事,只要应征赴京,走马上任,马上就可以戴上乌纱帽,成为太尉的幕僚(太尉府中的参谋),甚至可能一举成为正式的政府官吏,功名利禄,唾手可得。华佗妻子遇上这个喜讯,那股高兴劲就不用说了。但是她又很担心,她对老伴的脾气是熟悉的:这老头倔犟得很,人家读书做官,他兼通数经,却放弃仕途,挑上了这么个职业;人家做医生的,坐在家里等候病人上门,他偏要东奔西走,走南闯北;人家出钱,走门路,千方百计弄个“孝廉”称号,前次送上门来了,他却拒而不受;这回“征辞”与上回徒有虚名的“孝廉”可不一样,立即就可以做官,不过老头会不会依然安贫乐道,就很难说了。
这天晚上,华佗妻子准备了丰盛的佳肴美酒,请来了华家族里的两位长辈,村上德高望重的吴大爷,见多识广、告老还乡的奚大伯,还有华佗的徒弟。她想:老长辈总是希望子孙兴旺发达的;在外面干过事的人,不致于那么孤陋寡闻,鼠目寸光;徒弟当然巴不得师傅青云直上,弟子好随着步步高升。让他们来开导开导老头子吧!
席间,老长辈果然说了些支持和鼓励的话。年岁最大的老伯高兴地说:“贤侄前回拒受孝廉,因为那不是官职,你放弃了,我不责怪。这回京都太尉亲自招你,可不能不识抬举了。咱们华家从来还没有过这样的福分,你如果这回得了官,不但自己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也好荣宗耀祖,给我们华家争光啊!”
另一位老伯失呀!当今如若不是很有权势的人,不花上一大笔钱,你休想做官。我们本乡迁到琅琊(今山东临沂北)去的大财主曹嵩,花了一万万钱买到一个太尉头衔。他的公子曹操,二圆十岁破格弄到“孝廉”,做了洛阳北部尉,后来官越做越大了…”
说到买官,吴大爷接过话题说:“是啊,听说灵帝熹平七年(公元178)京都的西园就是卖官鬻爵的处所,二千石的官卖二千万钱,四百石的官卖四百万钱。时付不出现金的,可以赊帐,先上任后付钱,不过价钱要高一倍。有些油水好的官职,一个月里可以卖上好几次。这是本朝的一大发明呢!”
“吴公说的虽是事实,”告老还乡的奚大伯说,“不过,朝廷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今皇室日渐衰微从我们出世以来,皇上多是幼年继位,短命而亡。和帝是十岁即位,安帝十三岁即位,顺帝十一岁即位,桓帝十五岁即位,灵帝十二岁即位;殇帝、冲帝、质帝更是坐上皇位不到一年就死了。朝廷需要各种人才,共图安邦定国、中兴汉室的大业,华佗能够得到太尉征辟,必有重任,今后任重道远,前途无量。”
华佗说:“京都地方不是好蹲的。你们知道战国时的名医扁鹊吗?扁鹊是个民间走方医生,他周游各国,到处为人治病。因为他的医术高名声大,一些地方的国王也想用他。秦国的太医令(负责医务的最高长官)李醯自知医术不及扁鹊,不等扁鹊会见秦王就派刺客把扁鹊剌死了。”
听到这里,吴普顺着师傅的心意说:“进入官场本事不好,要受人排挤;本事太好,又要受到人家嫉妒,甚至暗害。老师这样,我们弟子就更难做人了。我赞成老师不去。我看师母也不会放老师去的。”华佗婉言谢绝了黄琬太尉的征辟,再一次放弃了出仕做官的机会,继续在民间为广大的民众寻药医病,救死扶伤。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