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与夫妻柏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9/19 11:50:5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刘知远,五代时期后汉开国皇帝,死后葬于禹州市苌庄乡柏村之西的大龙山之阳,史称“睿陵”。这里有他与皇后李三娘感天地,泣鬼神,恪守誓言,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
刘知远祖籍山西太原,其父是当地的财主。一天家里突遇大火,家宅尽毁。惜财如命的财主夫妇气极生悲,纵身跳入大火,自焚身亡,留下年少的刘知远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只好四处流浪,靠逃荒要饭勉强度日。
一天,穷困潦倒的刘知远在讨饭途中饿昏在禹州市浅井镇扒村李家寨李员外的门前,被好心的李员外收留,在马棚喂马。刘知远以其聪明、勤快、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赢得了李府上下的喜欢。李员外生有一双儿女,儿子李鸿信,娶妻王氏,尖酸刻薄;女儿李三娘,聪明贤良,待字闺中。一天晚上,李三娘在绣楼看见自家马棚红光闪闪,以为马棚失火,遂带丫环前去查看,却发现刘知远熟睡安详的面孔上,一条筷子般的小蛇在他左右鼻孔钻进钻出,料定他不是一般凡人,加上他相貌堂堂,人才出众,顿生爱慕之心。在丫环的撮合下,二人马棚私定终身。可恨良宵苦短,转眼已是天明。李三娘忙向父亲禀明一切,通情达理的父亲不但同意了这桩亲事,还为他们做主举办了婚礼。谁知刘知远是真龙天子,第二天早上叩拜岳父母时,两位老人竟气绝身亡,命归黄泉。生性歹毒的家嫂王氏,本来就担心妹子妹夫会与自己平分家产,现在父母已死,就以私定终身、败坏门风、妨死爹娘为由,逼李三娘磨房磨面,麻地浇水;还把刘知远赶到瓜地种瓜。
刘知远的种瓜地就在乔龙山的大山间,传说那里常有怪兽出入,祸害行人,附近百姓谈“怪”色变。刘知远来到种瓜地的第三天夜晚,就遇怪兽袭出,被刘知远驯服后才知是有名的汗血宝马,经仙人指点又在瓜地掘得金盔金甲、银枪、铜剑三件宝物,待李三娘来瓜地送饭时,向她说出投军的打算。李三娘虽然舍不得刘知远离开自己,但她知道志向高远的夫君根本不愿屈身在此,更无法忍受嫂子的百般羞辱与刁难,就同意刘知远从军起事。小两口在种瓜地抱头痛哭,诉说衷肠。生离死别间,他们相约来到李家寨之西的柏嘴山上,栽下柏树五棵,其中两棵仅隔一石,并肩而立,谓之“夫妻柏”,象征着两人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李三娘拉着刘知远的的手,含泪坚定地说:“放心去吧,不管成功与否,我都在这里等你!”刘知远悲极而泣:“我若成功,定然回来接你;万一战死沙场,即便马革裹尸,也要埋在你的身旁,终生守候,不离不弃!”然后洒泪惜别。
刘知远走后不久,李三娘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可怜她被嫂子逼得白天担水浇麻,晚上推磨磨面,忍饥挨饿,终日操劳,遭受痛苦,受尽人间非人的磨难。狠心的嫂子为了让李三娘不停地担水,特地制造了一对口大底尖的木桶,使李三娘在担水的路上无法停歇。一次,李三娘正在担水上坡,忽然从乔龙山上蹿出两只猛虎,直奔李三娘而来。李三娘吓得魂飞魄散,丢下水桶欲跑。两只老虎并不加害,还卷曲身子卧在桶旁,帮其稳住水桶,使李三娘得以喘息片刻,以后天天如此。李三娘为纪念这两只老虎,就在乔龙山的东面建起一座“虎庙”,以作纪念。如今虎庙尚在,香火不断。
一天深夜,正在磨房推磨的李三娘忽然感到腹部疼痛难忍,知道是孩子就要降生了,为防嫂子加害,她用嘴咬断脐带,人称“咬脐郎”,然后包好孩子,偷偷叫来老家院,托老人家连夜把娇儿送往山西汾州,找他的父亲刘知远去了。这个孩子就是刘承佑,后来成了后汉皇帝,即“隐帝”。
刘知远投军走后,先在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即后唐明宗 ) 部下为军卒,后因作战勇猛,屡建奇功,又两次舍命相救石敬瑭,被其留在牙门都校,不久升任马步军指挥使。后唐清泰三年,石敬瑭得助于刘知远谋划,在开封称帝,建立后唐,从此,刘知远以其军政才能和佐命有功,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陕州节度使、许州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等职。
就在这时,李家老家院抱着“咬脐郎”千里奔波找到了刘知远。刘知远感其功德,大礼叩拜,哪知就这一拜,竟把老家院也给拜死了。刘知远含悲厚葬了老家院,赶忙修书一封,托人捎与三娘,不料想书信却落入王氏之手。当王氏得知老家院已死,顿生一条毒计,又写书信两封,一封送于三娘,谎称刘知远已沙场战死,让她断了念想;一封寄往汾州,假说三娘暴病身亡,家也别再回了。可怜一对璧人相隔千里,却生死茫茫两不知。李三娘在痛苦、绝望的煎熬中苦苦挣扎等待了一十六载,直到有一天,已长大成人的“咬脐郎”外出狩猎,远远看见一只白兔,举箭便射。负伤的白兔带箭奔跑,“咬脐郎”在后面紧追不舍,一直追到荒郊野外的井台上,只见一位衣衫褴褛、形容枯瘦的老妪在井边担水,自己的箭却扎在木桶上。“咬脐郎”下马求箭,问明原委,道破真情,母子相认,夫妻团聚,一家人终得团圆。
值得称道的是,李三娘不但聪明贤惠,深明大义,而且才智过人,深谋远虑,在辅助刘知远建立霸业的过程中功不可没。947年,刘知远起兵太原,因军饷不足,要向百姓征收重税。李三娘谏道:“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利,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士不亦为怨也”。刘知远纳之,果然深得人心,因此才有了刘知远操戈驰马,消灭契丹,统一北方,建立后汉的辉煌诗篇。同年二月,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并立李三娘为皇后。他不忘初衷,死后葬于柏嘴山之西的大龙山,与后来葬在浅井乡麻地川村的后汉高后陵(即李三娘坟)遥手相望。
千年守候,不忘初衷。
如今的柏嘴山上,五棵古柏虽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却依然苍劲有力地跋涉在陡峭的悬崖之上,根深叶茂般昂首挺立于奇石缝隙之间。当年的一对丽人亲手栽植在岩石中的那两棵以夫妻相称的鸟柏,相互搀扶,相互照应,盘根错节,心手相连,夫唱妇和,真情饱含。那夫柏,坚如磐石,顶天立地;那妻柏,含情脉脉,矢志不移。在天愿做鸳鸯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夫妻双双携手立于秀石之间,撑起一片天地,共渡苦辣酸甜,并肩抵御大自然的狂风暴雨,高歌礼赞刘知远与李三娘誓死不渝的坚贞爱情。
千年好合,真情永远。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