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战国时的纵横家只是耍嘴皮子的,没有什么真本事,殊不知纵横家的核心能力,不在于能言善辩,而在于思维与判断。他们洞悉本质,通达人情,晓以利害,纵然有些言过其实,也多是沟通技巧与包装。
洛阳人苏代,步哥哥苏秦的后尘,也是战国时的纵横家。《智囊》中讲述了他左右国家人事安排的智慧故事。
魏国的丞相田需去世了。魏国人还没有确定谁来接班,楚国大臣昭鱼倒是非常关注。
当时苏代正在楚国。昭鱼问苏代:“田需死了,我恐怕有贤人接他的班啊。”言外之意就是魏国如果在贤人辅佐下,势必成为楚国的强劲对手。
苏代问:“您觉得谁会接班呢?”
昭鱼掰着手指说:“无外乎三个人:张仪、薛公(孟尝君)和犀首(公孙衍)。”
苏代知道昭鱼忌惮的这三人都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人物,就问:“那您想让谁接班?”
“如果让魏王的太子兼任丞相最好不过了。”
“那我替您走一趟汴梁(今开封),会会魏王,就让太子当丞相好啦。”
昭鱼以为苏代是吹牛:“你能做到?!”
苏代说:“我俩现场演示一下,您就当是魏王,看我怎么来说服您。如何?”
昭鱼来了兴致,马上进入“魏王”角色,问:“你来我们魏国干啥呀?”
苏代说:“我刚从楚国来。楚国的昭鱼听说田丞相去世了,他很担忧啊。”
“魏王”问:“他操的是哪门子心呢?”
苏代说:“他恐怕张仪、薛公和犀首中有一人来应聘丞相啊。我跟他说,不要担忧,魏王必不会用这三人的。因为用了张仪,必定亲秦疏魏;用了薛公,必定亲齐疏魏;用了犀首,必定亲韩疏魏。道理很简单,秦国、齐国和韩国,分别是这三人的老东家。魏王阅历深厚、聪明绝世,不会看不到这点。”|
“魏王”愣了一下,问:“那该用谁当丞相呢?”
苏代说:“最好的人选莫过于让太子兼任丞相。”
“魏王”问:“为啥?”
苏代说:“因为太子最终是要当国君的,兼任丞相只是临时代理。那三个人为了当丞相,必将动用原来老东家的资源先来讨好魏国。这样,魏国就能得到三个万乘之国(秦、齐、韩)明里暗里的帮助,加上魏国本身也很强大,魏国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至于将来用谁不用谁,都是后话。所以太子兼任丞相是上策啊!”
昭鱼听后就催促苏代去见魏王。
苏代见了魏王,其桥段与之前演示过的一样。魏王果然启用太子当了丞相。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