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曹操进兵 水路先通
曹操进兵 水路先通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5/3 9:50:5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通常,我们只知道曹操在政治上奉天子以令不臣(迁都),在经济上修耕植以蓄军资(屯田)。
    其实,曹操在运河史上同样功不可没。综观曹操平定天下之路径,我们会有这样一个印象——曹操恃“水”平天下。常话说:“曹操进兵,水路先通。”包括后来治理天下,曹操也是将水资源利用到了极致:他用水调兵、运粮,还用水搞货运、灌溉,真乃“毕四功于一役”,取得了“一举多得”的功效。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黄河以北地区大规模开挖运河的人。
    在与袁氏政权以及北方乌桓族的战争中,每向前推进一步,曹操都要下令开挖运河以供给粮饷。当时,人口锐减,要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已经不易,而要征调大量民工转运粮食、军需则更加困难。所以,曹操采取开挖运河的办法,解决军队粮草的运输问题。这样既节省人力、财力,又安全、可靠,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他在打败袁术、杀吕布后就开挖了通往官渡的运河——睢阳渠,准备和袁绍决战。结果,曹操战胜了袁绍。官渡一役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又率领大军从许昌渡过黄河,在淇水入黄河口的北面筑堰拦截淇水,开凿、疏浚出了一条三国时期重要的漕运渠道——白沟。
    如果说建安七年修整睢阳渠是曹操经营河北、统一中原的尝试性努力的话,那么开挖白沟则是他实施这一意图的关键一环。
    首先,白沟流向东北,漕运可由此通洹水,再沿洹水直逼袁氏根据地邺城。这样,曹操一旦攻打邺城,军粮运输有了保证。随着白沟逐渐贯通,曹操的军事征讨节节胜利。几年中,他顺利攻下邺城,杀袁绍之子袁谭,平定了幽、冀、青、并四州,政治、军事实力迅速膨胀,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
    其次,白沟的挖通为日后整个华北平原运河水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白沟流向东北,将曹魏的势力延伸到了北方。此后,在白沟漕运的基础上,曹操陆续向东北方开挖了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构建了以白沟为主干的运河漕运网,沟通了黄河和海河间的清水、漳水、淇水等水系,大大便利了曹魏政权对华北地区的控制。
    除以上重要人工运河外,曹魏时期还先后修过汴渠、邗沟等运河。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水量相对缺乏的中国北部形成了比较发达的水上交通网,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也许正因如此,此后中国北部的政治、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最终由北方统一了南方。
    曹操的水利工程不仅作用大,而且实用性很强。至今还有曹操留下的水利工程在发挥着作用。
    但曹操在运用水资源的时候也有失利的时候,那就是他只用这些水利工程运送军队和军事物资,并没有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训练有素的水军。这导致了赤壁之战的惨败,给他留下了终生遗憾。这就应了那句名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作者: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