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酸馅儿
酸馅儿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2/28 14:35:4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酸馅儿和神偷
    北宋开封府有一个开当铺的张员外,抠门儿到了极点,从不多花一文钱,从不让人占他一丝一毫的便宜,故此,人送绰号“禁魂张”。按宋朝白话,“禁”即降服,“魂”即鬼魂,人们说他“禁魂”,意思就是十分精明,连鬼魂都别指望从他手里弄出钱去。
    有一天,一个乞丐从禁魂张的当铺门口经过,口里唱着莲花落,手里拿着大笊篱,希望禁魂张能施舍几枚铜钱。禁魂张正在里屋算账,柜上是他的伙计当值,那伙计见乞丐可怜,顺手往笊篱里面扔了两文钱。这一举动刚巧被禁魂张瞧见了,禁魂张大怒,从里屋冲出来,正言厉色地对伙计说:“你是给我打工的,居然胳膊肘往外拐,你有什么权利给这个臭要饭的两文钱?一天给他两文,一千天就得给他两贯!”说着抢过笊篱,往柜上钱堆里一倒,倒了个底朝天。那乞丐不但没要到钱,还把别处施舍的几十文铜钱全折了进去,自然不服。可他怕挨打,不敢跟禁魂张动武,只敢站在远处高声叫骂。
    一个小老头走过来劝道:“这张员外是有名的禁魂张,家大业大,手眼通天,你是争不过他的。不如我给你二两银子,你当本钱去卖菜糊口吧。”乞丐千恩万谢,拿着二两银子离开了。原来这个小老头是个喜欢劫富济贫的神偷,江湖人称“宋四公”。
    为了给乞丐出气,同时也为了惩罚禁魂张,宋四公决定去张家当铺里偷钱。到了晚上,宋四公去夜市买了两只焦酸馅儿,拌上一些毒药,又准备了一些类似鸡鸣五鼓断魂香的迷香,翻墙进入禁魂张的当铺。他先用拌了毒药的焦酸馅儿毒晕了两条看门狗,又用迷香迷晕了看守库房的保安,然后再用自配的万能钥匙打开了库房大门,偷走五万贯财物,连夜溜出了开封城……
    上述故事出自宋朝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整个故事非常精彩曲折,但是我们就掐出开头这一段讲讲,后面的故事就不再赘述了。为什么单掐开头这段故事呢?因为它提到了一种宋朝食物:焦酸馅儿。如前所述,宋四公正是在两只焦酸馅儿中拌了毒药,才弄晕了禁魂张的两条看门狗。那么焦酸馅儿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且听慢慢道来。
    首先必须说明,焦酸馅儿并没有熬焦,只是外皮酥脆。在宋朝白话中,“焦”的意思往往等同于“脆”。如宋朝有一种大饼叫“宽焦”,意思是这种大饼又宽又脆,而不是又宽又焦。宋朝还有一种小点心叫“焦塠”,指的用面粉和糯米粉拌原糖,团成圆球状,入油炸熟,蘸上糖稀,用竹签子穿起来,状如糖葫芦,由于经过油炸,外皮稍脆,故名“焦塠”。
    想搞清楚“焦”的含义并不困难,难的是怎样搞明白“酸馅儿”的含义。
    南宋笔记《武林旧事》第六卷单列“蒸作从食”,有太学馒头、羊肉馒头、细馅儿、糖馅儿、豆沙馅儿、生馅儿、饭馅儿、酸馅儿、笋肉馅儿、麸蕈馅儿、枣栗馅儿、薄皮、蟹黄、灌浆等名目。我们知道,宋时“馒头”均为包子,诸如细馅儿、豆沙馅儿、糖馅儿、生馅儿、饭馅儿、酸馅儿等食品得与太学馒头和羊肉馒头并列,应该也属于包子,只不过这些包子使用的馅料不同,所以才用馅料来命名。
    如果酸馅儿是包子,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形状的包子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参读金盈之的《新编醉翁谈录》。
    酸馅儿长得像角子
    金盈之是宋朝人,生在北宋,死在南宋。南宋宰相韩侂胄兴兵北伐,开始战事颇为顺利,将金兵打得溃不成军,南宋朝野群情振奋,以为“行将恢复”,马上就能打到中原,恢复北宋当年的繁荣气象了。故此,金盈之写下《新编醉翁谈录》这本书,用浓墨重彩来详细描述他曾经生活过的北宋开封,好让没有见识过盛世气象的年轻读者预习预习,以便将来能尽快适应故土尽复的美好生活。当然,后来韩侂胄北伐失利,金盈之的憧憬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他这本书总算留了下来。此书第三卷描写北宋开封的节令习俗,提到这么一句:“造面茧,以肉或素馅,其实厚皮馒头酸馅也。”意思是到了正月初七,开封城里家家户户都包面茧,有的包肉馅儿,有的包素馅儿,这种面茧其实就是厚皮包子,又叫酸馅儿。

(作者:李开周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