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阿婆”,意思等同于“牛头马面”,就是地狱里的恶鬼、勾魂使者。一个人被冠以这样的绰号,那得有多可憎!
这个人叫周兴,是武则天时期有名的酷吏。
“斩决之后,咸悉无言”
周兴是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旧唐书》说其“少明习法律,为尚书省都事,累迁司刑少卿、秋官侍郎”。
武则天掌权后,为了打击异己,给登基扫清障碍,先是大开告密之门,在洛阳设铜匦(guǐ),鼓励全国各地的人到此告密。她还重用酷吏,对李唐宗室和忠于李唐的大臣无情杀戮。就是借此机会,周兴在“酷吏”之路上走得雄赳赳气昂昂。
《旧唐书》云:“自垂拱以来,(周兴)屡受制狱,被其陷害者数千人。”
数千人!周兴如此心狠手辣。
还有一段话,可证明他的残酷无情和恬不知耻。
《朝野佥载》云:“周秋官侍郎周兴推劾残忍,法外苦楚无所不为,时人号‘牛头阿婆’。百姓怨谤,兴乃牓(bǎng)门判曰:‘被告之人,问皆称枉。斩决之后,咸悉无言。’”
“被告之人,问皆称枉。斩决之后,咸悉无言。”啥意思?就是送到他那里的被告,被审问的时候都说自己是冤枉的,但是将他们的头砍掉之后,就没有一个人再说自己冤枉了。
这还是人吗?
魏玄同好心不得好报
周兴早年做过河阳县令,唐高宗发现他有才能,准备提拔他,但遭到众大臣反对,提议未获通过。
周兴不知道结果,傻乎乎地在外面等消息,却一直没人告诉他,只有宰相魏玄同出于好心,对他说:“周县令,你可以走了。”意思再明白不过——你没戏了。
未获提拔,周兴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认为有人从中作梗,这个人就是当时跟他说话的魏玄同,他要报复。
后来,周兴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到武则天面前诬告,说魏玄同曾经对别人说:“武后已经老了,不中用了,跟着她混不如跟着皇上混。”
这还了得!武则天将魏玄同“赐死于家”。
史载,临刑前,监刑官劝魏玄同:“别人都去告密,你为啥不去?你如果去告密,说不定能得到武后召见,洗清冤屈。”
魏玄同长叹一声:“人杀鬼杀,亦复何殊,岂能作告密人哉!”
好汉子,至死都不肯做周兴那样的人。
历史记载,因被周兴诬告而死乃至家破的除了魏玄同,还有燕国公黑齿常之、宰相韦方质、唐高宗第三子泽王李上金和其弟许王李素节等。
请“牛头阿婆”入瓮
武则天重用酷吏,是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一旦当上皇帝,是绝对不会让这帮家伙继续为所欲为,从而影响到自己的统治的。
酷吏被她一个个收拾了,比如索元礼。当然,周兴也不例外。
周兴的倒台,牵涉到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典故“请君入瓮”。
天授年间,武则天以谋反罪名诛杀酷吏丘神勣(jì),有人告发周兴跟丘是同谋,武则天便让来俊臣查办此事。
同为酷吏,来俊臣当然知道周兴不好对付,想取得他的口供很难。来俊臣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
来俊臣请周兴到家中喝茶聊天,不经意抛出一个问题:“审问时,如果犯人不招供,怎么办?”
周兴哪知是计,以为来俊臣是虚心请教,得意洋洋地说:“这有啥难办的,弄个大瓮,将这个人装进去,然后将瓮架在火上烤,你看他招不招。”
来俊臣依言让人点上火,架起瓮,而后朝周兴一招手:“周哥,对不起,朝廷有命令,让我查办你,请入瓮吧。”
周兴一看傻了眼,瓮他当然不敢进,来俊臣的残酷他也知道,于是乖乖认罪。
周兴服罪后,按律当斩,但武则天考虑到他是一条忠实走狗,就免了他的死罪,改判为流放岭南。
在流放岭南的路上,周兴被仇家刺死,“牛头阿婆”终于去了他该去的地方。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