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止取两匹”
“止取两匹”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2/9 10:42:11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太后赐的绢,他只拿两匹,多一匹都不要。要知道,太后当时下的赏赐令是:国库中的绢,大家随便拿,想拿多少拿多少。
    这个“傻子”叫崔光,北魏侍中。
    《洛阳伽蓝记》中的崔光,作为正能量,出现在描写“立性贪暴”的章武王元融的段落里。
    这个段落讲的是,当时北魏国库充实,装满了铜钱和绢帛,装不下的就放在走廊上。有一天,太后赏赐百官,说:“这些绢帛,你们随便拿,想拿多少拿多少。”其他臣子都量力而拿,只有元融和陈留侯李崇贪得无厌,肩扛手提胳肢窝夹,恨不得将国库中的绢帛全部拿走。
    因为拿得太多,元融和李崇走得磕磕撞撞,结果跌倒在地,脚也扭伤了。这时候,太后发话了:“你俩出去吧,一匹绢都不能拿。”给他俩办了老大一个难堪,惹来百官一阵嗤笑。
    崔光也在拿绢的队伍中,但他“止取两匹”。太后觉得奇怪,叫住他问道:“崔侍中啊,你为什么拿那么少呢?”崔光回答:“臣只有两只手,一只手拿一匹就够了。”于是,“朝贵服其清廉”。
    历史上的崔光,让人称道的不只清廉。
    他文采飞扬,深得北魏孝文帝赞赏,孝文帝曾称赞道:“孝伯(崔光)之才,浩浩如黄河东注,固今日之文宗也。”
    他为人大度,《魏书》中记载:“少有大度,喜怒不见于色。有毁恶之者,必善言以报之,虽见诬谤,终不自申曲直。”
    他体恤民情,经常劝皇帝检点自身,关心国计民生。有一次,侍卫们捕获了一只秃鹫,将其饲养在皇宫中,崔光得知情况后,向皇帝上表:“贪恶之鸟野泽所育,不应入于殿廷,饕餮之禽必资鱼肉……陛下为人父母,抚之如伤,岂可弃人养鸟,留意于丑类恶声哉?”
    他的话说得中肯,句句在理,皇帝看后连连点头,下令“将鹫弃放于野”。

(作者:陈旭照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许县自古多名士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