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八王之乱:内讧没有赢家
八王之乱:内讧没有赢家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2/6 13:15:58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前后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爆发在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期间。他的丑皇后贾南风亲手挑起了这场内乱,而司马家族的王爷们前赴后继,不惜以最狠的手段骨肉相残。他们在洛阳城里打得头破血流,西晋王朝也变得奄奄一息。
    1、贾南风铲除二王
    有人说,八王之乱虽由贾南风而起,但祸根是晋武帝司马炎埋下的。他在代魏建晋之初就大封宗室,以加强王室力量,不料诸侯王拥兵自重,反而对皇权造成威胁。低能软弱的司马衷登基后,麻烦就接踵而至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诸侯王都热衷权势,他们大多数是安分守己的。被卷入内乱的主要有八王,他们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楚王司马玮,晋武帝第五子;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齐王司马冏,晋武帝侄子;长沙王司马乂(yì),晋武帝第六子;成都王司马颖,晋武帝第十六子;河间王司马颙(yóng),司马懿侄孙;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侄孙。
    其中司马亮和司马玮出场最早。他们都因位高权重而受到贾南风忌恨,这个丑女人略施小计,就让司马玮杀了司马亮,自己又出手收拾了司马玮。二王前后脚蒙冤受死,想想都替他们不值。
    那是公元291年,晋武帝司马炎刚死不久。他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司马衷,并事先留下诏书,想让汝南王司马亮和外戚杨骏共同辅政,可是杨骏大权独揽,司马亮只得避祸出镇许昌。
    当了皇后的贾南风野心勃勃,嫌杨骏碍手碍脚,便派人和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联络,让他们进京讨伐杨骏。年轻气盛的司马玮来到洛阳,一把火烧了杨骏府。之后,朝政便由德高望重的司马亮和元老大臣卫瓘共同主持,司马玮则被委以掌管京城禁军的重任。
    这不是贾南风想要的最终结果,为将大权揽到自己手中,她又指使晋惠帝下手诏给司马玮,说司马亮和卫瓘图谋不轨,让他除掉二人。司马玮连夜带兵包围了司马亮府第,自认并无二心的司马亮不愿抵抗,被乱刀砍死,卫瓘也被杀害。
    此时,贾南风考虑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除掉司马玮。她感觉这小子性格凶暴,又手握重兵,将来肯定不好控制。于是在司马亮死后第二天,她就宣布司马玮矫诏杀害司马亮和卫瓘,理应处死。司马玮百口莫辩,向监斩官出示怀中诏书也无济于事,死时年仅21岁。
    2、司马氏骨肉相残
    过了几年为所欲为的快活日子,贾南风又把矛头对准了太子司马遹。公元300年,她以谋反的罪名将太子杀害,真相大白后群情激愤。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逼贾南风喝下金屑毒酒,除掉了贾氏集团,司马伦又废掉司马衷自立为帝。这样一来,其他诸王不乐意了。公元301年5月,司马冏联合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杀奔洛阳,处死了司马伦,迎接惠帝司马衷复位。
    可是,大家都知道,司马衷这个皇帝只是摆设,他不可能“当家做主”,朝政大权便由齐王司马冏掌握。司马冏也没多大出息,他辅政后得意洋洋,沉溺女色,导致政事荒废,并且和赵王司马伦一样犯了贪恋权势的错误。当时太子司马遹已死,惠帝司马衷又没别的儿子可继位,按亲疏顺序,应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但司马冏为了能长期辅政,坚持立惠帝的侄子、六七岁的司马覃(tán)为皇太子,这又引起了诸王不满。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韩寿偷香
下一篇: 元宵节习俗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