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武子梅花拳:刚柔相济 传承千年
武子梅花拳:刚柔相济 传承千年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20 11:16:3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武子梅花拳是中国功夫中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传说,早在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子就已创编了武子梅花拳,传承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2012年,武子梅花拳被评为开封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我市武子梅花拳的传承人焦明生、贺平、李金奎,详细了解了武子梅花拳在开封的传承与发展。
    梅花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当今武坛,梅花拳有四大主要派系,分别是穿心梅、干枝梅、落地梅和五行梅。在开封地区广为流传的便是穿心梅一派,也称“武子梅花拳”。据开封武子梅花拳研究会会长焦明生介绍,武子梅花拳乃是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所创。据传,孙武当年隐居于吴国。一天,他伏案著书久而神疲,便出门徘徊,时值寒冬,忽而风过,但见梅干如虬龙飞舞,梅花如落英缤纷,心有所悟。于是,孙武就依据梅花五瓣之形状与梅花铮铮之精神创编了与军阵战法相结合的搏杀格斗之术,用以提升士兵的身体素质与军事技能。其后经过不断演变与发展,形成了如今刚柔相济、内外合一、风格独特的武子梅花拳技艺。因其拳法套路演练多呈“中”“巾”“米”字形,也称“武子穿心梅花拳”。据说,武子梅花拳的命名也有纪念孙武创拳功绩的深意所在,以前在武子梅花拳的拜师仪式上,弟子须先上香叩拜孙武的神位,后向师傅行拜师礼。庄重规严的拜师仪式体现出的是对创拳始祖孙武的纪念与崇拜。
    武子梅花拳流传地域广泛,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湖北等地较为盛行。焦明生告诉记者,开封一带的武子梅花拳是由晚清著名宗师曹振谱先生传过来的。在开封武术圈中,提起“梅花曹”,老一辈练武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梅花曹”指的就是曹振谱。曹振谱(1879年~1950年)河北冀州大罗村人,幼年拜冀州大孔村武林高手孔继祥为师,学练武子梅花拳及各类器械。清末随师孔继祥到北京开设“万顺镖局”。后孔病故,曹继承师业,当了镖局镖头。19世纪后,镖局生意逐渐衰落,曹迫于生计,收了镖局,跟随北京清远县县令柴德贵告老还乡,隐姓埋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在柴家担任护院教头。柴德贵去世后,曹振谱于1913年流落至开封,在明伦街三官庙内的大院里教授武子梅花拳。在开封的5年间,曹振谱培养了赵清林、马金义、石桂林、石清林、汪兴国、汪正国等著名弟子。其中,赵清林使得一手好枪法,人称“神枪”;石桂林曾在冯玉祥将军麾下担任武术教官,带领士兵抗击日寇,成绩卓著。1918年,远在许昌的葛心如、葛朗斋等人慕名来到开封拜访曹振谱,并邀请他到许昌授艺。后曹振谱又在许昌将武子梅花拳的技艺悉心传授给了郭绍芳、葛心如、寇运兴、杨万青等人。自此,武子穿心梅花拳正式在豫中大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发扬光大。
    1928年,河南省国术馆成立,并公开考核选拔,曹振谱率领门徒赴开封参加省武术比赛。结果,他的弟子包揽了武术比赛的前六名。同年,曹振谱又为河南武术代表团指导,带领寇运兴等赴南京参加第一届国术比赛,其弟子郭绍芳、寇运兴均获优等,杨万清获中等。
    自1928年至1950年,开封、许昌等专区举行了多次全运会,可以说当时的武术新秀,大半皆出曹门。1936年,曹振谱的高徒寇运兴被选为中国武术表演队成员,第一次走出国门到德国柏林参加了第十一届奥运会。当时,在柏林大礼堂,寇运兴挥起128斤的大刀,健步如飞,技惊世界。寇运兴在奥运会上的杰出表现不仅使得中国武术在全世界声威大震,也为武子梅花拳“打出国门、享誉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曹振谱的爱徒石桂林担起了在开封传播武子梅花拳的重任。从1960年起,他一直在河南大学东门城墙下教授拳法,楚于正、李金奎、贺平、焦明生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门生。石桂林德艺兼备,门下弟子众多,在开封武术圈影响很大。1978年,石桂林去世,其门下弟子立志要将武子梅花拳发扬光大。弟子戴亭芳、李金奎、石来应、汪大珂四人于当年远赴武汉求教于师伯寇运兴。由于武子梅花拳在河南的传播发源于开封,寇运兴便将开封称为武子梅花拳传承的“老根”。为使“老根”稳固,1979年,已80多岁高龄的寇运兴不辞劳苦,来开封悉心指导弟子。
    2002年12月,李金奎、焦明生、贺平等人在我市成立了武子梅花拳研究会,致力于对武子梅花拳的整理、挖掘、传承和推广。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武子梅花拳被评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李金奎、焦明生、贺平三人均被评为武子梅花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为了了解三位传承人对传承武子梅花拳作出的卓越贡献,1月17日,记者专程拜访了他们。
    今年70岁的李金奎自幼习武,曾先后拜开封武子梅花拳大师赵青林、石桂林为师,学习梅花拳及枪、刀、棍、剑术。师傅相继去世后,李金奎承蒙著名拳师寇运兴的厚爱,被破格收为关门弟子,专攻梅花拳械、擒拿格斗、实战技击。在多位恩师的精心指导、传授下,他不但精套路、善拳械,而且重实点、善技击,武术理论也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深得武子梅花拳真传。李金奎曾先后应聘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武警总队执教,曾多次担任河南省武术散打集训队教练,被河南省武术界公认为“1965年至1990年间河南杰出的散打项目领军人物”。1983年,他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1986年他曾受河南省体委委派任首届“郑港杯”散打搏击擂台赛中方教练,率10名弟子夺得10个级别的第一。他还出版有《武术实用技击法》等著作,并努力将武子梅花拳编辑成单行本出版发行。现任郑州市武术协会顾问、开封市武子梅花拳研究会副会长的李金奎,为传播武子梅花拳以及推动中国武术散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66岁的贺平是我市武子梅花拳研究会秘书长,自幼拜石桂林为师,刻苦学习武子梅花拳技艺,还曾受到石青林、寇运兴、朱继增等武子梅花拳大家的亲自指教。他曾在河南省武协杯传统武术交流大会上获得刀术一等奖。目前,贺平仍在河北省多个地市的武馆教授武子梅花拳,为武子梅花拳的传承默默地作着贡献。
    今年65岁的焦明生是我市武子梅花拳研究会会长,自幼拜石桂林为师,系统而全面地掌握了武子梅花拳的各项技艺。虽已年过六旬,但焦明生至今耍起梅花枪来仍令人叫绝。一杆长枪在他手中酷似干枝梅,加之其动作姿势对称性强,运行路线多呈中字形和米字形,使观者顿生“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念。焦明生曾在首届全国武术大赛上获大刀金奖,在“宏舜杯”第二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上获得大刀项目金奖,在2016年清明文化节全国五省传统武术邀请赛上荣获一等奖。如今,焦明生仍坚持每天傍晚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附近的环城公园内教授武子梅花拳技艺,他培养出的众多学生也多次在全国、全省武术比赛上斩获佳绩。
    焦明生告诉记者:“武子梅花拳为长拳的一种,除具有劲力饱满、闪展腾挪等长拳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独特的风格。整套拳路既有阳刚之美,更具有以柔克刚的特点。武子梅花拳坚劲、挺拔,静如梅干、梅枝,高低参差,横斜有度,铁骨铮铮;动如蛟龙起舞,变化多端,且常以大小舞花模拟梅花,重重叠叠,恰似繁花满枝。此外,武子梅花拳还富有对称美,套路简练、结构严谨,重腿法,刚柔相济,重谋略和地利,攻防兼备,实战性强,具有健身、技击、表演三大功能。”在焦明生、贺平、李金奎三位传承人眼中,练习武子梅花拳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塑造良好的心性。将武子梅花拳发扬光大,让其代代相传,使学者受益,是他们毕生不懈的追求。

(作者:李晨翀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