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说古迹话英雄
说古迹话英雄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3 15:14:3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打小我就崇拜英雄,特别是对于那些敢于奋起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更是情有独衷。
    若干年后,我竟不自量力地舞文弄墨起来。虽然知道自己并不是那种笔下生花、能熟练操弄许慎老夫子留下的一干文字,去写些藏之深山、流传后世的大部头作品供人崇拜的作家,更缺乏“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一月一部长篇”的才气,所以等闲也就不敢出入于文人出没的各种场所,就只能老老实实蜗居于斗室,干些在旧社会被称为“打本子”的活儿,搜肠刮肚般捣鼓出几部“速朽的戏剧”作品让那些“角儿”一唱成名,想来真有点汗颜呢。
    我十分清楚,自己的作品不能入方家之法眼;但我更清楚的是我自幼形成的“英雄情结”在写作的过程中一直郁结心头,一旦遇到适当的时机就会跃然纸上。于是,眼前就时常会有被我视为英雄的古今人物幻出,他们向我讲述着在那已经离我们很远的时代,发生的让他们成为英雄的故事,我仍然像小时候在村中听说书般沉浸于那如梦如幻的畅想之中……
在我的家乡,我认为能够被视为“英雄”的应该有三人:岳飞、杨再兴、陈星聚。虽然他们不在一个时代,创造的英雄业迹也有着许多不同,但他们的生和死却在一条小商河上产生了交集,因为一条小商河,我就本能地把他们联系到一处了。当然,英雄这个概念在这里仅限于他们都是在战场上和外来侵略者真刀真枪的干过,并且都为保家卫国付出了牺牲而言,所以其他领域里诞生的各类英雄就不在此列了。
    陈星聚,距我们这个时代较近,他的英雄事迹我将有专文祥述。在这里要说的是岳飞和他的岳家军。
南宋抗金史上的小商河一战,创造了“郾城大捷”而青史留名;作为岳飞麾下的猛将杨再兴虽然喋血小商河,却以他的牺牲博得后世以“战神”尊之敬之,可见,英雄的诞生绝不仅仅是时代使然,英雄自己对时代的担当和敢于牺牲的精神更是其成就功业的根基。
    小商河上有桥,名曰小商桥,现为地名。桥就横跨在小商河上,桥的南北两端均是乡镇所在地,分属郾城区和临颍县。经考证,这座规模不大的石拱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按时间推算,距今已经1000多年了,比河北的赵州桥还要早建几十年呢。因此,称它为“天下第一桥”也算是实至名归。
遥想当年,金兵南侵,作为南北通衢咽喉要道的小商桥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夏秋之交,金兵二次南侵,金军统帅完颜宗碧(金兀术)率兵十二万跨过黄河,再由开封方向向西南推进,准备在扫清沿途的抵抗力量后一举跨过长江,把偏居一隅的南宋小朝廷收入囊中。
    对于如何拒敌,岳飞本是有着通盘考虑的。按他们制订的作战计划,岳飞率领他的岳家军从襄阳直插郾城,扼守住小商桥这个金兵南下必经的咽喉要道,而韩世忠、刘琦则率本部人马从南、东两个方向赶来与岳飞汇合,待三路大军合兵后再与金兵作殊死一战。然而,事情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出现了变化,韩、刘二帅的兵马并没有按照指定的时间出现在指定的地点,岳飞这一支仅八千余人的军队就陷入孤军深入的境地了。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强敌,岳家军没有望风而逃,而是在积极联络援兵的同时依靠沙颍二河的天然屏障准备与敌作殊死一搏。也正是这一战,不仅创造了“郾城大捷”的辉煌战果,更是让杨再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的同时,也成就了他“战神”的尊荣。
    顺小商桥往东约十几里的地方,有个村庄叫“吕家”,大约是这里的习惯,村上姓哪个姓的多,就以哪个姓命名,如这里还有“孟家”等,其实这样的叫法应该是某家寨的简称而已。之所以特意说到吕家,是因为这里现在还存有一处名曰“太子墓”的古墓葬,也许就因为有了这个古墓,这里有时候也被称为“太子吕”。既然能让以一个村庄以古墓冠名,那就说明这个古墓里埋葬有村人不愿忘却的故事,何况又被称为“太子墓”,那大概就与某个国王或者皇帝的儿子有关了。
    其实不然。这个古墓里埋葬的的确是个太子,但此太子非彼太子,他的真实身份应该是金王室的一个成员而已。查遍史料,只有一个被称为乌鸦太子的人出现在郾城大战,并且是死在墓葬所在地的吕家。按此推论,太子墓非他莫属。至于说他是如何死在这里,这就要拜英雄杨再兴所赐了。
    众所周知,杨再兴在小商河大战金兵,最后马踏淤泥河被金兵乱箭穿身而尸身不倒,后在其身上取出箭簇二升。岳飞感其忠勇,葬其于小商桥头小商河畔,并用他那枝沥泉枪尖于墓碑上亲刻“宋统制杨再兴之墓”字样,此碑至今仍伫立于杨再兴墓前。说到这里,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史料并无关于杨再兴在小商河大战中亲手斩杀太子的记载,而且太子墓所在地的吕家是在小商河的下游,距小商河尚有十几里地的距离,这里为什么会有所谓的太子被杀并且埋葬于此的故事呢?于是,我大胆做如下猜想:小商河大战前,就在现在的吕家一带,应该还有过一场能与小商河大战交相生辉的一场大战,而这场战斗的主角就是杨再兴。史料明文有载:岳家军与金兵的战斗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金兵主帅兀术得知郾城境内只有岳飞一支孤军,便策划了一个“斩首行动”,在向小商桥重兵推进的同时派出了以乌鸦太子率领的特战队准备偷袭岳飞大营,完成摧毁岳家军指挥部、或者斩杀岳飞的任务。他们避开了岳飞重兵把守的小商桥,舍近求远秘密来到了小商河下游水浅易涉的吕家寨一带,轻装涉水,准备直插郾城。然而,自以为成功就在眼前的乌鸦太子万没有想到,就在他和他率领的特战队刚刚涉河尚未来得及集结之时,却和巡查至此的杨再兴狭路相逢了。
    当时的杨再兴身边只有三百人马。面对突如其来、数倍与己的敌人,这位英雄没有选择后退,更没有选择望风而逃,他在令人回营报告敌情的同时,果断地发出向敌进攻的命令。
一场遭遇战就此打响。
    俗话有云:两军相逢勇者胜。没有任何准备的金兵被如从天而降的杨再兴杀了个措手不及,杨再兴率领他的三百人马突入敌阵,猛虎搏兔般杀了个三进三出,万余人的金兵被他杀了个七零八落,落荒而逃,金兀术精心策划的“斩首行动”宣告失败。战果统计,此役斩敌两千余,其中,百夫长以上的军官八百多人,这其中就包括那位乌鸦太子。而英雄如杨再兴者,所率三百人无一伤亡。仅此一战,你能说杨再兴不是英雄吗?
    太子墓的来历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乌鸦太子被杨再兴斩于马下,当地的老百姓从他的衣着和岳家军的统计中知道了他的身份,就说看他在北国好歹也是个人物,就费一块土地把他单独埋了。其实在埋乌鸦太子的时候应该是没有给他树碑的,乌鸦的真名知道者也不会人多,但老百姓都记着杨再兴斩太子于此,就把这抔黄土与太子二字连在了一起,慢慢就把与战争有关的事情忘记,留下的就是这没有任何意义的古墓了。
    但是杨再兴却是被后人以“战神”的形象留在记忆里了。
    在小商河大战中,杨再兴数次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杀金军如砍瓜切菜。当时金军箭飞如蝗,杨再兴每中一箭,都折断箭杆继续冲杀,最后不幸马陷小商河,被金军射成“刺猬”,但是他和他的马依然在河中屹立不倒。
    写到这里,不免有些唏嘘。什么感慨之类的空话也就说不出了。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古城打铁铺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