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人文河洛”系《洛阳日报》品牌之一,让我们在这里触摸河洛大地的人文底蕴,感受洛阳历史的厚重魅力。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牡丹花开季节,发生了魏王堤行刺案,张瑝、张琇兄弟深受民众同情。杨玉环上奏唐玄宗,请其从轻发落。不久,左女和杨玉环结下了深厚感情,她们在中秋节共祭花神,期盼明年奇花呈瑞。
深明大义寿王妃
左骁卫铁骑在氾水关拘捕张氏兄弟后,用囚车将他们押往洛阳,沿途民众听闻此事,都自发地给张氏兄弟送水送饭。为了防止发生变故,左骁卫铁骑选择半夜时悄悄进城,入住广福官舍,此官舍位于积善坊北侧的月陂堤上。
囚车到达后,大门艺夫妇和寿王夫妇马上去广福官舍,让这两个少年和押送的士卒们用过餐后,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张氏兄弟在流放途中逃脱,二月底逃回洛阳,潜入已被查抄一空的家中。白天靠挖宅园中的野菜为食,傍晚到魏王堤潜伏,准备时刻劫杀杨万顷。他们一直等到三月十一日晚上才遇到机会,终于将其成功刺杀。
看到已骨瘦如柴的孩子,两对夫妇都流下了泪,左女和杨玉环连夜给两个孩子赶制两套春装,天明起床时让他们换上。次日早朝,大门艺将此案之经过详细上奏,并转交死者的堂侄女寿王妃杨玉环上奏,请求对张氏兄弟从轻发落。唐玄宗诏令河南府审理此案。当晚,张氏兄弟被押入河南府。
被刺杀的杨万顷是杨玉环的堂叔,杨家族人相聚于道德坊杨万顷宅园,举行悼唁活动,寿王李瑁夫妇、长宁公主夫妇、咸宜公主夫妇也都来了。躺在灵床上的死者,覆盖着富贵牡丹雀金绣被,身边放满牡丹花枝。灵床前,点燃着三支“牡丹还魂香”。杨万顷的儿子向杨家族人恳请,一定要奏明皇上,将凶手明正典刑。
河南府审判后认为,张氏兄弟年幼,且为父报仇,其孝感天,应从轻发落,将其流放西域。河南府将判决结果上奏唐玄宗,侍中裴耀卿等力陈不可,法不容情。唐玄宗说:“凡为子,孰不愿孝?转相仇杀,遂无已时。”最后,玄宗下诏河南府杖杀之。
张瑝和张琇死后,朝野上下,没有不可怜他们的。他俩下葬时,上万民众为他们送行。
玉环左女拜花神
转眼中秋节到了,在大唐的东都,这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人们不仅要赏月,更重要的活动是拜花神。东都的花神庙位于洛河与瀍河的交叉口,每年中秋节,成千上万的人都到这里祭拜花神,庙会规模很大。
中秋节早上,左女、杨玉环带一群侍女、侍卫,浩浩荡荡地来到月陂堤的月陂码头,登上了一艘楼船。开船不久,船就到了中流,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运行着各种各样的船,有快速行进的驿船、吃水较深的漕船、歌妓们坐的花船等。洛河的两岸,杨柳依依,柿林飞丹,碧草滴翠,丹桂飘香。
楼船是洛河中常见的客船,它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动力系统,不需要人力划桨,而使用马匹在底仓中拉动磨轮,经过传输带和齿轮系统,带动划水的旋转轮。船舱中很宽敞,里面的布局和家中的厅堂屋舍都类似。船很平稳,在茶几上放一盏茶,根本感觉不到茶盏的轻微晃动。
半个时辰后,楼船在洛水北岸的拜洛坛码头靠岸,众人下船,就到了花神庙,前来祭拜的人已是熙熙攘攘。
进入山门,首先到嫦娥殿祭拜。王仲甫《丑奴儿》说:“牡丹不好长春好,有个因依。一两枝儿。但是风光总属伊。当初只为嫦娥种,月正明时。教恁芳菲。伴着团圆十二回。”这样,嫦娥就被尊为牡丹仙子,传说八月十五日是她下凡之日。
嫦娥殿后是杨公殿,供奉初唐御医杨上善,他是牡丹茶的发明者,因此去世后也被尊为花神,民间称之为花神公公。杨上善是杨玉环的同族先辈,杨玉环对他十分敬重,故在这里祭拜时很虔诚。
然后,到洛神殿去拜洛神。洛水之神,孕育了最富贵的牡丹,牡丹之美就是宓妃之美。唐代诗人徐凝的《赏牡丹》诗云:“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这样,洛神就被尊为花神娘娘。
牡丹仙子为绿珠
杨玉环一行先来到西跨院,这里的正殿叫若花殿,供奉的是武则天时期的女官阴若花。她可能是一位西域女子,民间对这位才女进行了神化,也把她称作牡丹仙子。
据说阴若花是女儿国国王阴识的女儿,女儿国处中土万里之外的孤岛之上。阴若花天生聪慧,又勤奋好学,成为女儿国的博学鸿儒。阴若花结识了出海经商的洛阳人林之洋夫妇,在其返航时,与他们一起来到中土。到了神都洛阳后,怡逢女皇武则天开科取女进士,她中了进士。后因女儿国国王日夜思念女儿,遂遣使赴洛阳劝阴若花重归故里。武则天钦封其为“文艳王”,阴若花终归故里。
除了阴若花,民间还有传说云,专司秋牡丹的花神叫绿珠。
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牡丹秋天也会偶尔开花,这种牡丹叫秋牡丹。
西晋时,大富豪石崇在京都洛阳有座富丽堂皇的别墅,名叫金谷园。石崇财富堆积如山,妻妾成群,他最宠幸歌女绿珠,专门在金谷园中为绿珠修建一座玉楼,叫绿珠楼。后来宫廷动乱,石崇受株连,其政治对手孙秀强索绿珠。绿珠非常悲愤,索性坠楼而死。后人叹曰:“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武则天时,有一年秋天,神都苑中有一株牡丹开花,其花白如玉脂,花瓣的一半有颗颗绿点,犹如绿珠点缀,纤妍可爱,人称“花白溶溶,蕊绿瑟瑟”,武则天赐花名为“绿珠坠玉楼”。民间也从此尊绿珠为牡丹仙子,但她只管秋牡丹。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