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司徒王允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3 1:48:1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信步闲庭、沿着清潩河两畔。盈盈欲滴的垂柳,踏着能没马蹄的浅草,远眺着渐入迷人眼的乱花,闻着那沁人心脾的新鲜泥土气息,越过天宝路桥头,顺河向西北方向极目遥望,熟读《三国》历史的读者,想必都知道大司徒王允之名。
初平元年(公元191年)王允出任司徒职务,同时兼任尚书令,受命于危难之际,拯救东汉末期危如累卵,大厦将倾的实事政权,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之间的艰苦斗争仍在继续,整个东汉政权处于风雨飘忽不定之中。此时,大司徒王允勇敢的担当起恢复和重振东汉王权的社会责任,经过斗黄巾军杀十常侍、献美人计、离间吕董父子使之反目成仇,最后刺杀董卓,基本上使东汉千疮百孔的东汉政权,基本趋于稳定,最后又被余党反扑,时年56岁。在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封建王朝的王允是一位有理想、有作为的官员,可怜定国安邦志,血污锋芒哭万民。王允死后,曹操迎汉先帝都许,先帝念其气节忠贞,便改隆重的殡礼,重新安葬了王允。
大司徒王允之墓冢,便位于天宝路以北,许昌北郊的清潩河畔,广袤的田野,越发凸显出。墓冢的傲然挺立,顶部一颗翠柏伞如华盖,四周载满坚韧不拔的毛白杨。虽然历经2000多年,倒还安然无恙。静谧的矗立在河边,看千年的河水,看流过的往事。墓冢南边是1984年许昌市政府篆立的文物保护碑文。微风轻拂树叶交相呼应沙沙作响仿佛再向世人诉说着世事的变迁·····
清潩河畔轰鸣的机械施工声音此起彼伏。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还是城市发展的源泉。为了盘活水资源,圆许昌人世代盼水的梦想,我市成功谋划了三个重大水利项目: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创建;许昌水系连通工程,50万亩高标准良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这三个项目建成后将在市区形成“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许昌市民迎来了水的“春天”。在建设过程中市政府本着“文化复兴,支撑城市定位”宗旨,使清潩河自然风光和文化摇篮重新修复和利用。而高大傲然的墓冢依然挺立在歌舞升平的清平盛世之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戎马倥偬一世。如果有来生,此时的大司徒王允在想些什么呢?······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