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圣通(左)、刘秀、阴丽华(右) (资料图片)
刘扬看出了端倪,觉得自己不如阴丽华的家人受重视,便图谋反叛,结果被杀。刘秀没有追究,还将刘扬的儿子刘得封为真定王,郭圣通也未受牵连。不过,在之后的历次封赏中,刘秀对阴氏外戚明显更为照顾,对郭圣通的家人则较为冷落。
郭圣通感觉到了这种冷落,内心越来越不满,难免会口出怨言。公元41年,刘秀决定废掉皇后郭圣通,改立阴丽华为皇后。此时,阴丽华已在贵人的位置上待了17年。
当初郭圣通被立为皇后时,她所生的长子刘彊也被立为皇太子。如今郭圣通被废,刘彊深知自己不宜再当储君,数次请求易储。两年后,刘秀终于同意易储,立阴丽华所生的刘阳为太子。他将刘阳改名为刘庄,这个刘庄就是后来的汉明帝。
有意思的是,郭圣通成“前妻”后,刘秀对她的关照反倒多了。
本来郭圣通就无太大过失,刘秀没有将她废为庶人,而是封其为中山王太后,让她移到北宫居住。对郭圣通娘家的人,刘秀也多加安抚,也许他想通过这种方式,给支持过自己的真定郭氏一些补偿。
郭圣通有个弟弟名叫郭况,为人谦恭谨慎。他在少年时就被刘秀任命为黄门侍郎,后被封绵蛮侯,再迁城门校尉。郭圣通被废后,郭况又被封为阳安侯。
对郭圣通的堂兄弟,刘秀也大加封赏,甚至她的叔父郭梁早死无子,刘秀也将他的女婿封了侯。给予被废皇后及其家人如此待遇,还真没几位皇帝能做到。
郭况在洛成“首富”
因为有前朝的教训,刘秀明令外戚不得干政。郭氏外戚一向本分,刘秀反倒不愿亏待他们。
郭况是郭氏一族的代表人物,刘秀将他升为大鸿胪,并多次去他的府第。有时,刘秀带着百官到郭府宴饮,当众赏赐郭况大量金钱。其实,刘秀这样做,是想表明一种态度:尽管郭皇后被废了,但我仍然优待郭氏一族,希望你们也能这样做。
公元50年,郭圣通的母亲郭主在洛阳去世,刘秀亲自去送葬,百官悉数参加。郭圣通的父亲去世较早,被葬在真定郭氏祖坟,刘秀命人将其灵柩从真定迎至洛阳,与郭主合葬。两年后,郭圣通在洛阳去世,刘秀将这位“前妻”葬于邙山北陵。
郭况因得到皇帝大量赏赐,家中“累金数亿”,有家童四百人,十分富有。这名富豪不爱招摇,只是其家中打制金器的声音不断,使洛阳人知道了郭府所用器皿原来都是金的。
其实,只用金器还不能完全彰显郭况的富有。他家金子多,还专门建了藏金窟。令人称奇的是,郭府的亭台楼榭上都装饰着光彩夺目的明珠,“昼视如星,夜望如月”。他家里那些“有宠者”,则是以玉器盛食物的。因此,洛阳人称郭家是“琼厨金窟”,后来,人们便用“郭家金穴”来形容富豪之家。
身为京城“首富”的郭况不问世事,终日闭门而居,过着闲适的日子。刘秀见状,对郭氏一族更加心生怜悯,将四女儿嫁给了郭况的儿子郭璜。
汉明帝刘庄即位后,遵照父亲的心愿,对郭况与自己的舅家阴氏一样优待,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对两家都一视同仁。
公元59年,郭况去世,汉明帝刘庄亲临吊丧,并对郭家大加赏赐。刘庄的儿子汉章帝即位后,一次北巡路过真定,还会见了郭氏族人,与他们一起宴饮,相谈甚欢。
在东汉外戚中,真定郭氏能善始善终,真是很不错。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