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且插梅花醉洛阳
且插梅花醉洛阳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1/30 10:27:0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宋·朱敦儒的《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公元1081年—公元1159年),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

  此词是他早年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故题为“西都作”,体现了他早年淡泊情致。这首《鹧鸪天》,可以说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态度和襟怀抱负的集中反映。

  上片主要写作者在洛阳时纵情于山水、豪放不羁的生活。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写自己热爱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不喜尘世,流连山水。接下来“天教分付与疏狂”则声称自己懒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属天赋,因而无法改变。这两句充分表现出词人的性格特征,坦荡直爽,豪气四溢。“曾批给雨支风券”以天意抒怀抱,透露出作者远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累上留云借月章”这句充满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仅对首句进行了绝妙而风趣的解释,而且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鄙弃。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现作者的淡泊胸怀。“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写作者才思的丰富,酒量的大,隐逸生活的全部内容都表现为对词与酒的钟情。面对“侯王”几曾看过,凸显作者对功名富贵的鄙夷,面对王侯的傲骨铮铮。“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两句表现出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场,只想赋词饮酒,与山水为伴,隐逸归老。玉楼金阙,本是人人羡慕向往的荣华富贵,但词人用一“慵”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态度,相反对于“插梅花醉洛阳”的生活却十分欣赏留恋,体现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风流。“梅花”是高洁的象征,这里意在言词人的品性高洁,作者将高洁与疏狂的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词清隽婉丽,自然流畅,前后呼应,章法谨严,充分体现了作者蔑视权贵、傲视王侯、潇洒狂放的性格特征。

(作者:蝶祎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