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多年前,司马炎挤兑曹操年仅20岁的孙子曹奂,逼他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就地利用曹魏在洛阳的都城,建立了西晋(公元265年至公元317年)。
当时年已67岁的河南太康人何曾,因为帮助司马炎立国有功,被封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尉。虽然年事已高,但公务应酬必不可少,何曾常常要陪着司马炎参加各类招待会。
有一天,何曾在太极殿吃罢酒席回家,情绪非常低落。他将几个子孙叫到客厅,感慨地说道:“老天有眼,天下给了皇上(司马炎)。皇上创建国家的基业,说到底为啥?还不是为了能够传给后世子孙。”站在客厅俯首听讲的几个人一愣,不明白老爷子为何突然说起这般严肃的话,相互看了一眼,不敢说话。何曾呼出一口酒气,接着说:“我每次陪皇上参加宴会,听到了什么呢?不谈治理国家,不说远大战略,尽说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后世子孙是不是很危险啊?”何曾的子孙们总算听明白了,连连点头。何曾敲着桌子说:“他(司马炎)这一代,保个太平还可以,但他的子孙后代怎么办?前景堪忧啊!”何曾指着眼前的几个儿子说:“你们这代人或许能侥幸无事。”又指着旁边立着的几个孙子说:“你们这代人必将遭祸乱啊!”
何曾是酒后乱说,还是智者谶言?
26年后,司马炎死了。第二年,西晋司马家族就闹起了内讧。司马氏八大王开始了争权夺利的骨肉相残,血腥无比,史称“八王之乱”。
何曾的孙子何绥,当时已经位居高官。八王之一的司马越为了剪除皇上身边的羽翼,将何绥等十多人一同杀了。临刑之前,他哥哥何嵩望着死囚车中的弟弟大哭道:“爷爷(何曾)圣明,他说中了啊!”
“八王之乱”直接导致西晋国力衰竭,北方胡人也攻入中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孔子曾说过:“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说的是一些人,整天聚在一起,彼此吹捧,诉苦摆功,丝毫不涉及道义,又喜欢卖弄些小聪明,那么想要积累德行可就难了!孔子不愧是圣人,他从朋友之间的互动,就能观察出人的德行以及他们的前景。
何曾看到西晋败落的端倪,与孔子对人的观察如出一辙。
“大家”世事通达,胸有成竹,所以往往看起来神色安然,不急不躁。程颢就是有这种气质的“大家”。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