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许昌”地名由何而来?
“许昌”地名由何而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7/15 10:49:2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河南经济强市,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中西部非省会强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许昌连续多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在烟草种植上历史悠久、深加工现代化,被誉“烟草王国”。因莲花被尊为市花,许昌又称美丽“莲城”。

 


    那么“许昌”之地名究竟如何而来呢?今天许言君来说一说。
古为许国,洗耳于颍水这滨而得名:
    许昌古为许国,“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这滨而得名。

   许由,字武仲,上古人。相传许由为昆吾部落首领,其部落沿颖水之滨刀耕火种,牧马猎羊生活,繁衍生息,是当时中原地带一支很有影响的部落氏族。
    许昌我国历代文献对许由其人多有记载。《琴操·卷下》: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者仍山而食,渴者仍河而饮…情操高尚,为人耿直,邪席不座,邪膳不食,人称高士。
   许由不喜功名利禄,独爱恬静与田园生活,感动着一代代后人,历代文人墨客曾写诗作赋赞美许由,明代大诗人付梅曾写诗赞道:
    独爱云林境界幽,绿荫蔽日翠共浮。
    率瓢崖畔挑烦热,洗耳溪水枕细流。
    每有凉风来树底,更无尘事到心头。
    许由高士今何在,千古箕山五月秋。

    ◆“魏”始有“许昌”之名:
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使之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立魏,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为魏五都之一。“许昌”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许昌”的历史沿革:
许州州署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州署。据历代《许州志》、《许昌县志》记载:夏、商代,许昌属豫州管辖,当时天下分为九州。
    西周、春秋:许昌为许国,都邑在今许昌县张潘镇。
    战国:原许国被韩国、魏国瓜分。
    秦代:属颍川郡,郡治在阳翟(今禹州市)。
    西汉:隶属颍川郡,治所在今许昌市区。
    新莽:称许县,治所在今许昌县张潘镇。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称许都,治所在今许昌县张潘镇古城村。
    三国:属颍川郡,改许县为许昌县,治所在今许昌县张潘镇古城村。
    西晋:属颍川郡,郡治由阳翟迁至许昌县。
    东晋:颍阴县先后为后赵、前秦、前燕攻占。
    南北朝:魏周几毁许昌县城,颍川郡治所迁至长社县(今长葛县城东)。北周时改长社县为许州,治所在今许昌市区。
    隋代:属颍川郡,改长社县为颍川县,治所在今许昌市区。
    唐代:属许州,改颍川县为长社县,治所在今许昌市区,州治亦在今许昌市区。
    五代:称许州,治所在今许昌市区。
    宋代: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许州升为颍昌府,治所在今许昌市区。
    元代:复称许州,治所在今许昌市区。
    明代:称许州,治所在今许昌市区。
    清代: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许州升为府,后来又称直隶州。
    民国:称中区二行署,治所在今许昌市区,又称五区专署。
   1954年10月,临汝县改隶洛阳专区管辖。
    1960年,撤销许昌县,并入许昌市(今魏都区)。
    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称平顶山特区,从许昌专区划出。
    1965年5月,扶沟、西华、商水3县划入周口专区。
    1979年,舞钢区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地区。1982年11月复划入平顶山市。

    1983年10月,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宝丰、叶县划入平顶山市。
    198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许昌地区撤销,升为地级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襄城县、郏县划归平顶山市。舞阳县、临颍县、郾城县划归漯河市。
    1988年6月25日,禹县改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长葛县改为长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县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市。
    2011年4月24日,许昌新区正式成立。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胡春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襄城记忆之老街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