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宋如期话若梦之人人都是倔脾气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7/14 9:24:0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一不小心说错话就可能脑袋搬家。可是在北宋一朝,就诞生了一批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臣,敢跟皇帝争高下。比如寇准寇大人……
中国宋太宗时期的一天,员外郎寇准正在金銮殿上直陈时弊,因为说话太猛,皇帝明显不高兴了,寇准却越说越起劲儿。皇帝忍无可忍,气得拍案而起,转身就要拂袖而去。就在这时,寇准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扯住皇帝的衣角说道:请皇上决其事,然后退!这意思可就是在说皇上您不能一走了之,得让我把话说明白,给个决断才能走。寇准的这一举动把大臣们都惊呆了,瞬间大殿上鸦雀无声。静默中皇帝扯了扯衣角,终于拗不过寇准的倔脾气,负气地坐回了龙椅上。其实,这已经不是寇准第一次犯颜直谏了。作为朝中最年轻的官员,寇准脾气倔、性子直,多次言辞激烈地批评弊政让皇帝颜面扫地、气恨交织。这一次居然不顾群臣礼仪去跟皇帝拉拉扯扯,在别人看来真是胆大包天。但皇帝却因为这件突发事件表扬了寇准:朕得寇准,犹文皇得魏征。
其实像寇准这样的倔脾气,北宋一朝大有人在。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赵普等人,他们敢于逆龙鳞,跟皇帝据理力争,被称为“殿上虎”。
宋太祖时期,有一次宰相赵普上疏说:某人按例该升迁了,可宋太祖因反感这名官员没有批准。第二天赵普再次提出仍未获准,第三天赵普依旧奏请时,宋太祖龙颜震怒把赵普的奏章撕得粉碎。扔到地上气愤地说:你有完没完!朕就是不迁此人的官职,你又能如何?这事若是换了别人早就吓得心惊肉跳了,可赵普面不改色,慢慢拣起地上的奏章碎片,心平气和地回答:刑赏乃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一人之刑赏。岂能因陛下喜怒而独专?宋太祖气得起身离座,转身进入内宫。赵普紧随其后倔强地站在宫门前,谁劝都不走,直到宋太祖同意了他的奏请才离去。
王安石更是性格执拗,人称拗相公。说话做事从来都是直来直去,不会看人脸色,即便在上司面前也是我行我素。刚入官场时,王安石被派到专管马政的群牧司做了一名判官。他的顶头上司是包拯,同事是司马光。有一年春天,群牧司的牡丹花开得分外鲜艳。包拯看了也不免喜欢,于是置办酒席邀请同僚们一起饮酒赏花。席间包拯频频举杯劝酒,就连平时滴酒不沾的人也勉强喝了几杯。唯独王安石倔强,无论怎么劝都坚决不喝。好在包拯还算大度,见他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勉强。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上疏要求变法,语气一点儿都不客气。除非实行变法,否则不接受任何官职。司马光则坚决反对变法,两个人水火不容争执得很厉害。而对于司马光的犟脾气,苏东坡深有体会。有次和司马光讨论政事,两个人意见不合争论起来,苏东坡处于对司马光的尊重一直保持着毕恭毕敬的态度。回到家中才脱帽解带跺着脚高喊:司马牛!司马牛!
(作者:开封市旅游委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