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襄县怪人杨九的传说
襄县怪人杨九的传说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7/12 11:21:2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mmexport1468226002987_mh1468226048151.jpg

    襄城县东南四十五里,有一古镇叫霍堰镇,百余年前,是襄城四大名镇之一。人说:出了襄县,就是霍堰。由此可见当时霍堰镇名气之大,非同一般。霍堰镇南临沙汝河,在平汉铁路未修之前是有名的水陆码头。上可抵汝、郏,下可通江淮。襄城境内沙汝河上,第一码头霍堰镇,第二码头城南关。在“铁公机”运输繁忙发达的今天,我们难以想像那时候纤夫唱晚,万船竞发是何等的壮观。在古镇上,一条石板铺成的街道三里多长,临河而建。街道西边是著名的山陕会馆,相当于今天的五星级饭店。古镇街道两边都是生意门面,三百六十行,行行齐全。

mmexport1468225994925_mh1468226060402.jpg

    古镇上有个人名叫杨九,没有成家,无子无女,人说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饥。他六十多岁,个子不高,人长得萎缩,但性情豪爽古怪,说话算数,不喜滑舌玩笑。同辈人叫他“九",晚辈则称他"九老"。杨九別的不会,只会炕烧饼,在古镇的一角置了个烧饼摊。他做的烧饼不见藕花,却皮焦里酥,面香可口。有人说这全是杨九面和的地道,火候掌握的好。杨九的烧饼好吃,名声就传很远,好多人都想吃他的烧饼,可他有个怪脾气,每天炕的烧饼不多不少就九十九个。多一个不炕,少一个也不行。别人见他生意好,就问他说:“你的烧饼不愁卖,咋不多做些哩?”杨九则说:“九九归一,多做无益。你的生意好,多做些累得要死,挤兑了别的烧饼铺生意,让人家也无法生活,与心何甘?业有业规,行有行矩。无论干什么都要有个信条啊。”

    山西一位盐商喜欢吃杨九的烧饼,也敬重杨九的为人,于是便请人做了一块匾"白饼铺"送去,挂在了杨九的烧饼店前。“白”者既有百里缺一,也有饼白面香之意。这一来,杨九的烧饼更火了,想吃杨九的烧饼得提前预约下定钱,就像现在到北京的大医院看专家号一般。杨九性倔爱抬杠。有一年,古镇来了个说书的,开书前有书帽:天上下雨地上有泥,哪里有水哪里有鱼……刚唱两句,杨九就在一边嘀咕:“错了,先生唱错了”。说书的是个年轻人,不知道踢场子,借坡下驴,他听旁边有人打岔,心里不耐烦,便停了唱道:“客官,师傅就是这样教的,我哪里错了?”杨九本是无意,好随便点评,见说书的杠上了,就也上来了別子劲:“先生的书帽唱错了,你说‘天上下雨地上有泥',俺家屋里地上咋没泥?你说‘哪里有水哪里有鱼',俺家的暖水瓶里有水咋没鱼?”众人一听哄地笑了。说书的脸憋得通红。镇上的人知道杨九的脾气爱抬杠,都不再乎,就打派劝慰一番,让说书的开了书。

    杨九性直爱管事。古镇东北角有一小财主,五十多岁。两口为人贪诈,平时口誉就不好,镇上人多不愿与其打交道。家里虽有些小钱,孩子二十多岁了,却没人给其说媳妇。当然不是因为现在社会男多女少,比例失调。孩子自己也着急,有一年就坐上码头的商船去了周口,不过半年就从淮阳领回来个媳妇。这本是一桩好事,可财主老婆听不惯豫东口音,横看竖看不顺眼。过了几年,小媳妇为这家添丁加女,全家人着实喜欢,可小媳妇的命运一点没有改观。一日因为小媳妇儿不小心打烂了一只碗,婆婆就吵鸡骂狗闹得翻了天。媳妇刚分辩一句,一下子就戳中了麻蜂窝。婆婆就撵媳妇走,说什么“媳妇儿啥也没带来,白养活了好几年”……小媳妇被赶出家门,哭着来到了白饼铺前。杨九招待了小媳妇,问明了原因,就说:“妥了,这事我管。”別人知道财主老婆难缠,就劝杨九:“好鞋不踩臭屎,清官难断家务。他家的事九老还是别管了。”杨九一听,別子劲又上来了,说:“王有王法,官有官理,人家娘家远,受点气没人管,人会说咱镇上人欺生哩。不管地不管天,他家的事我偏管!”杨九把小媳妇送回了家,小财主两口见杨九来了堆笑让座。杨九一点也不客气直言说:“今天我来,就是想和你理论理论,俗话说的好,买得起猪打得起圈,娶得起媳妇管得起饭。人家娘家远,别动不动就刁难,说白养活人家。人家来这里是没添男没添女?孩子都是人家从家里带来的?虽说打烂了一只碗,可一只碗能值多少钱?”……杨九说得财主老两口哑口无言。从此以后财主老婆再也不敢撵儿媳妇走了。杨九的名声在镇上是再增一筹。

    杨九性憨言必信。杨九做的虽是小本生意,但买卖红火,自己又节俭,常有积蓄。街坊邻居谁家有了困难,都会去向杨九借钱抹急。杨九是来者不拒,但他出借有个原则。一是借钱不要利息,二是到期一定奉还,三是要弄清借钱目的。谁去找他借钱,他只问三句话。“办啥事?借多少?啥时候还?”一天,镇东头的牛拴和柳十一两个人都来找杨九借钱。杨九先问牛拴:“办啥事?”,牛栓:“娶媳妇”,杨九:“借多少?”,牛栓:“五块”,杨九:“啥时候还?”牛栓:“三天”。一问一答,杨九起身拿出五块银元交给牛拴,然后在帐本上记:牛拴借银五元,三日还。又问柳十一:“办啥事?”,柳十一:“打家具”,杨九:“借多少?”,柳十一:“三块”杨九:“啥时候还?”柳十一:“五天”。杨九又拿出三块银元递给了柳十一,然后在帐本上记:柳十一借银三元,五日还。三日头上,杨九关门打烊。生意不做,专等牛拴上门还钱。太阳快落山时,牛拴急急忙来到白饼铺前,见杨九在凳子上坐着吸旱烟,就上前说:“九老……”不等牛拴把话说完,杨九就问:“还钱来了?”“啊,”牛拴一边应声,一边从口袋里掏钱,杨九起身慌忙拦住:“宽裕不宽裕啊?不宽裕再缓缓。”牛拴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老实回答:“不宽裕”。杨九就问:“缓几天啊?”牛拴说:“缓十天吧”。杨九说:“好”,把牛拴送走,在原帐目后记下:缓十日还。五日头上,杨九照例关门打烊。生意不做,专等柳十一上门还钱。从早上开始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日落,再从日落等到半夜,始终不见柳十一上门。第二天天未亮,杨九就背着被子来到柳十一家门前拍门要帐。柳十一急急起来,开口道歉。说手里不宽裕,没有登门,钱未还上······。杨九不听,把被子往地上一扔说:“帮你推车,你却断路,有钱没钱,该去照面,今天你不把钱还上,我就住这儿了。”还说“男子汉说话算数,一口唾沫一个坑。不说钱该昨个还,就看人该怎么做……”说得柳十一面红耳赤,连连赔罪。杨九是不依不饶,直到柳十一又借了钱还上才算了事。

 
(作者:襄县旅游局 责任编辑:胡春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妆成只是熏香坐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