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期----创烧时期:唐五代时期,属于钧瓷的烧制阶段。瓷器在发展的初期以黑釉、褐釉和青釉居多。唐钧中的一些花瓷,如黑釉蓝斑拍鼓,灰白色彩的花瓷执壶,为宋代产于禹州的钧窑紫红斑等釉色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二时期----民窑时期: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钧釉作为新的瓷种应运而生。1在花瓷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钧窑生产有了一定规模,一批钧瓷艺人也开始崭露头角。
第三时期----官窑时期: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至宣和七年(1125年),是钧窑的规范时期。为满足宫廷建造园林和装点皇室的需要、擅长诗画、喜爱花石的徽宗集中优秀工匠,为宫廷烧制花盆、鼓钉洗、出戟等陈设用瓷。由于官府介入,钧瓷的工艺开始规范,制作较为精细,是钧瓷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期。
第四时期----发展时期:元代是钧瓷的在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器物胎骨厚重,工艺较为粗糙,优厚欠匀。
第五时期----复苏时期:清光绪初年至清末,是钧窑的新生阶段。钧窑在明代衰退之后,在清末进入复苏阶段。清光绪二十七年,曹关权所创办的钧兴公司,工艺考究,并出现兽纹服饰。但釉色相对单一,成色率低。
第六时期----恢复和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钧瓷的恢复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导地位。20世纪50年代钧瓷得以恢复,使其产量和质量均有大的提高。随着钧窑研究的深入,钧瓷釉色的研究有了较大突破,已接近或突破了宋代官窑时期的钧釉水平。
第七时期----发展和创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是钧窑的发展和创新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造型较为丰富,釉色千姿百态,包装更趋精美。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