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墙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7/5 15:55:3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金耀门还没开时,古城的西北角人烟稀少。城墙外是风沙杂树,城墙里是杂树野坑。城墙龙骨般隐现,从外边借助斜坡攀缘上去,从里边的荒径也可以窜行。看不见路,就随意走,看不见墙,随处有横生枝节的植物。碰到砖石,硬梆梆的,透过垛口张望,天地之间一片氤氲,而身边不知是什么,梦中惊动一般,不知什么时候的东西,也就有了寻古访幽的冲动,不知下一步怎么走,也就忘了身在何处。
这里是否有传说中的段落,不好讲,因为没人发现。所以,值得期待。没有找到,并不等于不存在,间或一些未名物让你心惊肉跳,让你自以为尽在掌握之中有了小小的意外。总之,在这里如果遇到一些东西,不稀罕,即使没有见到,只是缘分未到,至少还有一些惊心动魄的响动。是你惊动别的东西,还是陌生的东西,让你大吃一惊,就在处处惊心的草上行走,是否有什么东西跳出来,打埋伏,进行伏击,一路上惊慌失措,或许正是这种对于久远的未知事物的错过与邂逅,使得荒草野树的行程慌不择径。
在这个未曾雅驯的地方,找到一处最佳的站位观鸟,不容错过的镜头映入眼帘。鸟儿自行其是,而在望远镜里我不是同样的随着鸟儿相机行事吗?我们做着各自的事情,没有谁扰动谁,如果心中安详的话。鸟儿是一种琐细的动物,制造一点动静,可以忽略不计,也可以想念不已,一念所至,一举一动牵挂着你,那就是天大的事情,即使身边另有蛰伏。
还有来历不明的动静,从荆棘丛中传来,地下的也并不安宁,野生动植物的骸骨腐化,一把折断的兵戈兀自腐朽,一段历史还无法归位,但这一切都被曼妙的鸟儿叫走,带来轻柔的呼唤。是的,一两声婉转的鸣叫,把堆积心间的杂物清零,从一声鸟鸣开始,光影交错,温差上下,梯次起伏。而一只很小的鸟儿,把这个世界连同身边的芜杂一同拭去。随着鸟儿倏忽出没的身影移动脚步,在一片荒凉的城头划出一条漂亮的曲线,让无处可去的当下一刻,闪现一条远逝的影子。
不小心踢到一块砖头,上手估摸一下,比石头还重还硬。到了除非砖头不动声色的季节,高高低低错落交织的植物之间贴着地面生长着野菜,如果你叫得上名字,它会跟着你走,走到你的餐桌上,一顿可口的美味,夹着野生的甘美。可惜,这些在《诗经》里比比皆是的植物、随处可寻的美味,到了这里却是不易辨认,错把野草蒸熟吃掉的情形常有,鲜美的植物任其枯萎的并不少见。因为,你无法从相似的外形上看出细微的差异。总是见到弯腰采摘的背影,也会有满满的收获,至于装在篮子里植物的名字,有的能叫出来,有的无法归类。
城墙的坡道上,槐花开了,野草绿了,能吃的野菜生出来了,不能吃的植物疯长。也许,你所能够记住的仅仅两样,可以食或不可以食的。即使你背诵《诗经》里的句子也不管用,那仅仅是一个押韵的声调而已。那种盛大蓬勃的时光,到了你这里不过是到城墙望望,那种思念萌动的日子,在这里却成了没入蒿莱的路况。你只有通过《诗经》的声调,缅怀花花绿绿的身影,还有手到擒来的鲜嫩的花枝了。
当你遇到城墙,不是每条道路都可以行得通,不是每条小径都有明确的用途。有一些夹缝中的蹊径失掉去向,或者你压根不知归处,或许是走过的地方早就失落身后。每逢春暖花开,从久已干枯的水门洞奔涌一股清水,来自遥远的山巅,来自万涓归海的河源,经过高山峡谷坎坎坷坷,汩汩流淌,不知疲倦,宣泄着旺盛的活力,从洪荒大野浩浩荡荡滚滚而来。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支,即使是即将走到尽头,注入波澜不惊的龙亭湖,仍旧是无怨无悔。
总有一些改天换地的动作,使你欲罢不能,让你热血贲张,让你在沉寂与因循之际豁然开朗,让你记住还有未曾消化的事物、未必走过的路径,曾经谙熟的背影转成生疏,野生野长的动植物出没视野之外,还有一截历史没有经过咀嚼。那么,在凝固的历史的城墙,在依稀旧影的老巷子,在日升日落抑或生活的常态,未被驯化的念头与春来冬去的鸟儿嘤嘤和鸣。
(作者:徐保越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